第74章(第2/2页)

柳九柠瞥了眼外头坑坑洼洼的路,开始嘀嘀咕咕的讲起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理论。

见帝王听得认真,还时不时发问,她讲得那是更起劲。

绞尽脑汁开始把上辈子那十几年听来对此为数不多的知识都摆出来卖弄,成就感满满。

与镖局同行后赶路的速度确实比之前快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镖局对路段的熟悉让他们免去了露宿荒野之苦,每次都能恰恰好到预计的地方,即便有些时候要天没亮就起床,也是值得的。

许是上次龙王庙的虔诚感动老天,这几日都没怎么下雨,便是下也都只是朦胧细雨。

镖局所选的路段都是最快捷北上的道路,并没有特意经过每个州的府城,只要有个镇子歇脚就已经足够。

这又为柳九柠跟李南初省去了不少的冤枉路。

毕竟帝王记得的都是最为重要的官道,这般弯弯绕绕的小官道,可不会太过在意。

弯弯绕绕的小路走多了,也就遇上了不少的…难民。

据说是好些村子被洪水给冲垮,那些去修坝挖渠的官兵脸带着人全都被冲走,他们还是翻了几座大山才逃到的这边。

因着洪水的缘故,镖局的路线也随之出现了少许的改变。

柳九柠见着那些精神疲倦拖家带口的灾民,很想做些什么,但见的多了,也就知道自己根本帮不了什么忙。

天灾面前,人类都是一样的弱小。

饶是科技发展到已经能上天入海的科技时代,都无法避免天灾,亦是有无数人在灾祸中流离失所。

她身上也不是没有银钱,但怀璧其罪四字,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是足以致命。

能做的,不过是将身上的干粮分一分,让难民可以继续撑下去。

柳九柠瞧见李南初的神色也不太好。

她其实也很愁。

天灾是没办法避免,可灾后的各项措施都紧紧牵连着无数人的性命,而此时,能真正在这个国家做出决策的人却在难民堆里。

……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如果没有灾祸,帝王失踪的事情瞒上一两个月许也没什么问题。

但眼下这般情况,若是被有心人利用,怕是用不了多久京中便会多生变故。

忧心忡忡的柳九柠只能祈祷着四海镖局能再靠谱再专业些,她所求不多,能按照预计时间回到京城,便已足够。

一路上,她也不再如同往常那般欢快的叽叽喳喳。

眼看着难民越来越多,干粮也不够分,只好硬着心肠别开脑袋。

好在路过的几个镇子上的官员也还算清明,该布粥就布粥,朝廷没通知都想尽办法先垫着,即便暂时没办法将难民安置下来,也算是能吃上一口饭。

当然,也不是每个镇子都这么的‘大方’。

路过某个官兵直接将难民赶走的镇子,李南初的神色已经冷得足以结冰。

柳九柠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皇帝这个职业,也不好做啊!下头人管人,管来管去,山高皇帝远也难以掌控,且人心易变,谁能保证一切都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呢?

也难怪史书上长寿的皇帝摆着手指都能数出来。

整天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便是宫里的太医能妙手回春,也做不到或是人肉白骨啊!

为了转移帝王的注意力。

柳九柠只能想着办法开口扯话题,官员腐败,她就说上几句‘水至清则无鱼’,看到难民愁苦,又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什么都能给她扯出两句,且还能来上一通大道理。

见着身旁出了便镇子冷脸到现在的帝王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她,说得更是起劲。

“长久如此布粥也不是个办法,存粮总有一日会被消耗,若是能寻些事给难民做就好。听闻北方苦寒,士兵衣物单薄,旁的这些难民许是做不好,但缝补些衣物还是足够的,填充物也无需拘泥,只要能保暖即可……”

柳九柠也不敢说太大声,怕旁人听见会生疑惑,都是凑在帝王耳边小小声说的。

说得累了,便摸腰间的水袋打算喝口水,却发现帝王一直静静的盯着她,神色严肃,眸光晦暗。

她默默放下了水袋,递了过去,道:“姐姐可是也想喝?”

这视线,像是盯着猎物似的。

怪渗人。

李南初摆了摆手,她缓缓开口,认真询问道:“这些都是你自个想的?”

正喝水的柳九柠差点没被水呛着。

就她这小脑袋瓜子,怎么可能想得出这么有大局观念的东西?每天看看漂亮姑娘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就已经很开心了!

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什么都看些。

至于这难民缝补衣物,各种穿越小说都写烂甚至已经不兴写了,反正她出意外前正兴起穿越后乡间种田麻辣烫串串火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