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4页)

谢芳菲他们的小船擦着高头大马的楼船战舰慢慢的过去了,惊的谢芳菲满身满脸都是冷汗。心里直庆幸,亏得他们自己窝里反了起来。若是当真的仔细搜查起来,不露馅才怪呢。就秋开雨身上那一身青衫绸缎,也不是寻常人家能买的起的。更何况自己身上带的这么许多银子,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简直就是百口莫辩,不当作奸细立斩就差求神拜佛了。

谢芳菲他们一路上再没有碰到什么巡逻的战船,有惊无险的来到了新野的码头,船只一排排散乱的停在河道上。正准备从外围穿插过去,将小船靠在岸边的码头上的时候,突然见到一队骑兵手持军刀,飞速朝码头奔过来。一个领头模样的军官手里拿着府衙的文书大声说:“上头有令,从即日起,新野的码头全部封锁,任何来往的大小船只均不得停留,违令者立即抓起来。附近的河道上来往的船只也要逐个的检查后才能放行。”

立刻就有一队官兵持刀驱逐沿岸停留的船只,声色俱厉。谢芳菲只觉得晴天打下一个霹雳,急的眼泪含在眼睛里要掉又不敢掉下来。茫然的看着混乱的河道,吵闹不休的人群。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需要封锁河上的交通。心里想着秋开雨的伤势,不断的问自己现在该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到哪里立即去找大夫去!看着官兵正在朝自己这边逐渐逼近,颓然坐在船上。

谢芳菲当机立断的站起来,从另外一艘船上穿过去,直直的走到领头的官兵的前面,按照当时的风俗,行了一个大礼。那官兵本来有些不善的脸色立刻就缓和下来,不过仍然冷声的问:“什么事?”

谢芳菲抬头怯声说:“军爷,我的哥哥重病复发,需要上岸立即看大夫,不然性命恐怕不保。实在是有莫大的苦衷,还请军爷将心比心,放我们上岸找一个大夫吧。万望军爷通融通融,民女实在感激不尽!”

那年轻的军官皱眉说:“上头下了严令,彻底封锁新野此道的河断,违令者重罚!”神情严峻,一丝不苟。

谢芳菲低声哭泣的说:“军爷,话虽如此,法律里也不外乎人情,还请军爷看在民女孤身飘零在外,无依无靠,就这么一个哥哥的份上,放我们上岸停靠吧。我们星夜从偏远的村庄赶过来寻找大夫,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就这么死去啊!军爷,你就通融通融吧!民女给您跪下了。”触动内心的伤痛,哭的死去活来,一脸的眼泪鼻涕。当真就跪在那个军官的前面,引得众人都朝这边看过来。

当兵的不比陶弘景的那一群道士们,见惯了沙场上的残酷,鲜血,死亡。对谢芳菲的痛哭哀求一点表情都没有,仍旧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对手下发令:“将她拖下去!如再敢吵闹,一并打入大牢!”

谢芳菲碰了一鼻子的灰,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差点就吃牢饭了。抹了抹眼泪,识相的主动离开了。旁边一个好心的老年人看着她可怜,忍不住出声劝说:“姑娘,我看想停船靠岸是不可能的了,据说封锁水陆的交通是要抓一个什么人。所以姑娘还是另外想办法吧。离新野不远的前方是南阳,是一个大城,不愁找不到好的大夫。沿着白河一直北上,要是顺风顺水的话,要不了半日也就到了。我看姑娘还是早点去南阳找大夫是正紧!”

谢芳菲赶紧谢过他,回去和老渔民商量,看他是不是愿意载他们去南阳。那老渔民见今天碰到的都是兵荒马乱的事情,差一点还将老命给搭上去了,心里早就有一些后悔,如今是断断不肯再去南阳了。

谢芳菲哀声哭求说:“老大爷,您怎么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我哥哥死呢。我求求你,好人做到底,送佛送西天。更何况这也是一件积阴德的事情啊,死后会上天的啊。菩萨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大爷,您不看在我这个活人的面上,也看在快要死的人的面上吧!”

那老渔夫被谢芳菲这么一番痛苦,说的真的有些犹豫起来。这个时代的人大多信奉佛教,所以谢芳菲才会拿那一些鬼呀神呀什么的来说动他,想必会回心转意。现在见他这个表情,立刻又说:“老大爷,到了南阳,这船我们就用不着了。不如就转送给你如何?也可以多打两条鱼。于我们也没有什么用处,你看着怎么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千古不变的真理。那老渔夫在谢芳菲一番哭求诱惑之下,终于答应送他们到南阳后说什么也要立即回来。

天气晴朗,顺风而下,不到晚上已经到达南阳。南阳的码头和新野不一样,是在城外,离南阳都城颇有一段距离。谢芳菲果然遵守诺言,不但付了双倍的船资,还将那条小船给了老渔夫。走到前面四处查看了一番,就在码头上雇了一辆看起来颇为舒适稳当的马车。那老渔夫帮着谢芳菲将秋开雨抬上马车,收拾了谢芳菲的包袱后,撑着小船连夜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