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分家(第2/6页)

闻言,顾二十分惊喜道:“就算少点,哪怕少一半,只要第二季有个随便三四百斤,那这一年一亩地加起来,也就有一千三百斤了……”

说着,顾二不自觉收了音,双手扶住了额头。

天啊,一亩地年产千斤的粮食,他想都不敢想。

呸,不对,后面还有个三百多的零头呢,那已经是他们小麦一年的量了。

这样一来,那他们北地的粮食,要直接略过江南最好的水田,翻一番去了。

不对……江南气候更暖,这东西又是喜欢热的,那要是在他们那边种,说不得比在他们这长得更好。

啧……

惊喜过后,顾二赶紧十分宝贝地将玉米拉到怀里,准备将其收到自己房间里藏起来。

顾思远看向自己阿父和爹亲,叮嘱道:“此物产量消息,暂时不要传出去,我有用。”

顾二和木夏都认真地点点头,能亩产过千斤的粮食何等惊人,必然有大用处,或者关系到儿子将来前程。

就算是爹娘,他们也不会说。

回到房里后,谢长月看着自家夫君,犹豫着道:“夫君打算要怎么把这玉米呈上去呢?我……我可以回一趟绥宁伯府……”

虽然当初他自己回的黄杨村,但是毕竟在绥宁伯府长了近十六年,不说沈二爷和沈二夫人,沈家老太太曾经是十分宠爱他的,当时他执意要回黄杨村,老太太还拉着他的手骂没良心。

顾思远嘴角微勾,看了一眼自家小夫郎。

倒是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说到底也是原故事里的大炮灰反派啊,平日在自己面前傻傻呆呆的,都只是面上表象罢了。

想到这里,顾思远心里软了软,将人拉到怀里坐着。

谢长月从善如流地搂住自家夫君脖子。

顾思远摸着他纤细的腰肢,低声在耳边道:“不必,我自有主意,此事也需要再等等。”

谢长月抱着他:“要等过了明年春的童生试?”

顾思远点头:“知我者,长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功名在身,说得话便天然更有说服力。

闻言,谢长月忍不住微微红脸。

夫君虽然喜欢对他抱抱贴贴,但嘴上却是个冷淡的人,还是第一次这么直白地表达自己感情。

谢长月一高兴,脑子也更清明几分,继续道:“虽说我感觉此物种两季没问题,但是还等明年开春之后再试一次方能确定,而且应当需要适量加大栽种数量,说不定可趁机觉出是否有虫害之类问题,好尽早做出防范措施,以免等呈上去之后再出现问题,反倒触怒圣颜,好心办了坏事。”

顾思远越发抱紧怀中人,真是个聪明的小东西。

他点点头:“嗯,至少得有几亩地的栽种量,才能有说服力,待上面派人来确认时,肯定也要一株株仔细查验的,说不定还得劳动夫郎去当个小夫子介绍情况。”

谢长月勾了勾唇。

亩产一千多斤的食物太过惊人,上面自然不会你空口说了,他就直接便信,肯定要亲眼看到真正的收获,而且还要自己再试验试验的。

只是,谢长月鼓了鼓嘴巴,气呼呼道:“我们现在一亩地都没有呢,就算说服了爷奶,大伯母那个讨厌鬼肯定也会跳出来说三道四的。”

顾思远眯了眯眼。

看来是差不多该分家了,最好在过年之前就分 。

不说有些事情办起来束手束脚,就说他大堂哥就是主角受沈长欢的舔狗,在这一点上,他们天然处于对立状态。

傍晚,夕阳将落。

顾思远写完了今日策论,也抄完了一侧《书经大全》,走出房门对正蹲在木夏旁边看织布的谢长月招了招手。

“走……”

谢长月看见他,什么也顾不上了了,二话不说就颠颠地上去抱住了人胳膊。

木夏摇头笑了笑,对于儿夫郎为儿子抛弃他的事已经习以为常。

一直走到院子外,快要走到村外,谢长月才想起来问:“夫君,这是要去哪?”

顾思远颠了颠手里的木桶,淡声道:“不是说晚上要烤玉米吃吗,只吃玉米岂非单调,带你河里抓点鱼,到时候一起烤着吃。”

谢长月兴奋地睁大了眼:“夫君,你真好。”

黄杨村往河西镇去的路上,有永定河分出的一条支流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水流终年不绝,里面鱼虾都不缺。

不过,村里人的日子不好过,但凡沾点荤的都被吃光了。

村外的这条小溪也是如此,那鱼一个个比猴都机灵,而不机灵的都已经早早进了村民肚子。

顾思远放下木桶,脱了鞋袜,将长衫掀起扎在腰间,迈步走进了小溪里,秋日的溪水微微有些凉意,冲淡了空气里的干燥,十分舒适。

他伸手对站在岸边的谢长月:“底下有鹅卵石,很滑,下来扶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