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煨灶猫开窍了(第3/4页)

顾慈就将事儿说给娘听,阮氏见不是邪毒的玩意儿,心头大定,捂着心口道:“你这事儿做得确实不像,怪道李三郎这般年纪还不成事儿,明儿你就跟鱼姐儿道歉去,空手怎么能叫道歉?”

等顾慈走了,阮氏就跟林婆子道:“这孩子连道歉要送礼都不知道,还开窍,我看悬。”

张知鱼也靠在娘怀里道:“顾慈瞒着我干坏事。”

李氏看着女儿的神情,心下咯噔一声,她是过来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暂时忍了震惊,摸着鱼姐儿满头的青丝问:“你为什么要慈姑把事情都跟你说?就是我和你爹也有秘密不说的。”

张知鱼听得这话儿一下就转过弯来,觉得自己为难了朋友,她自己也有天大的秘闻瞒着慈姑,却不许慈姑瞒着她。

朋友是平等的,她应该允许慈姑有自己的秘密。

第二天下午,顾慈带了一个包袱过来,看着鱼姐儿道:“我买多了吃的,吃不完了,咱们一块儿吃吧。”

张知鱼打开一看,里头放了秋记的唐果子,酒儿巷的五香猪肉干,麻辣虾仁,还有一个刻了花纹的木头筒,她拿起来一看惊道:“万花筒!”

顾慈笑:“这是我爹以前教我做的,不想你竟然见过了。”

张知鱼看着熟悉又陌生的万花筒,想起前生种种,只觉恍如隔世,心道自己只怕今生再也回不去了,她也舍不得放下爹娘回去了,一时将万花筒攥得紧紧的,眼泪都掉了下来,在心底对那头的爹娘不停地说对不起。

十四年了,它乡也成了故土,张知鱼已经很少想起从前的事,看到万花筒她才惊觉,自己今年连做梦也没有梦到过高楼大厦,她的魂魄恐怕要永存大周,再也无法回去了。

顾慈从来没有看到鱼姐儿掉过眼泪,看着她哭,心说都是钱闹的,他不就贪图李三郎给他倒货赚的那三瓜两枣么,竟让小鱼都气哭了。

由此可见钱可真不是个好东西,他以后再也不藏钱了!

想到大家一处耍到大,竟为这事儿生分了几日,也忍不住掉了泪道:“我以后不瞒你了,我都改了,你别气我,气坏了身子,谁来治我呢?”

“我是为我自己哭的,谁为你哭了。”张知鱼破涕为笑,哼道。

两个花猫脸上都还有泪,却已经笑开了。

外头阮氏看着和好如初的两人,帕子都揪烂了,回头对得意的林婆子道:“这事儿竟然是真的,慈姑真的开花了。”

两人和好如初的消息,不消半日就传得人尽皆知,张阿公忽然有了写书的灵感,将门儿一关奋笔疾书写了好几张纸,他老人家自从写了第二本便卡了壳儿,已经四五年不曾再提笔了,此刻下笔如蹿稀,不由拍腿大乐,心说果然烦恼多得人写的字儿也多。

他看这家再折腾几次,他迟早得写得青史留名!

这头张知鱼看着顾慈买过来的一堆吃的,喊来大桃和牛哥儿一起出门踏春,把东西吃完了,不然放坏了太可惜。

春日河上人群如水,大家都捧着吃的在桥边看船娘唱曲儿。

傩戏摊前挂满了诡异夸张的鬼神面具,张知鱼拿起一个白蛇面具道:“以前觉得白蛇传是悲剧,现在想想许仙和白娘子都得道成仙,天上岁月久,两人在一起的机会比凡间多多了。”

说到这个她就想起宝玉和黛玉,小时候为这个故事哭,觉得人人都可怜,大了就觉得宝玉和黛玉都已回了太虚幻境,再续前缘也不难的。

顾慈听她说过这个故事,但他一直觉得小鱼说得不对,却没想通哪里不对。

张知鱼放下白蛇,重新拿了个猪头给顾慈戴上,自己拿了判官面具。

顾慈透过凶神恶煞的红脸判官,看到了藏在里头的那张脸。

路旁说西游的孩子带着孙大圣的面具,笑呵呵地跟爹道:“我就爱猴哥。”

爹哄他换个便宜的,那只猪就不错,还半价。

小猢狲咂嘴叹道:“爹年岁渐大,都老糊涂了。”

“别的再好也不是猴哥,我只要猴哥。”

顾慈若有所思,心道,猴哥只修今生,不修来世,他不要小猴儿转世的魂魄,只跟花果山的猴子天长地久。

所以小鱼说得不对。

仙草不是林妹妹,回到天上的宝玉也不是宝玉了,世事如江水,奔流不复回,失去的东西,丢失了就永不再来。

大桃见小猢狲唾弃猪猪,人都要跳起来了,一把将猪面具买下来,如珠似宝地揣在怀里,还冲小猢狲做鬼脸。

张知鱼险给他笑死,看小猢狲气得头大都要竖起来了,忙买下猴子面具塞在小猢狲手里,眼也不眨道:“他是个疯的,好孩子且饶他一回。”

小猢狲这才破涕为笑,拉着爹娘走了。

顾慈看着两张被人揣在怀里的面具,忽然悟道,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猴哥,娘的是爹,大桃的是小宝,夏姐儿也有冲天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