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一样的爹娘(第2/2页)

桂花看着自己已经十岁了只跟鱼姐儿差不多高,这一年她就没长过,只觉得晴天霹雳,一个小矮子能嫁得好人家吗?不被纯氏卖给娶不了媳妇儿的丑汉就谢天谢地了,便抓着鱼姐儿的手道:“我还能治好吗?”

张知鱼认真道:“当然能,你还这么小,以后必须要想办法吃饱,也不能干那么多活儿,养得一二年就好了。”

张阿公听了也点头,他不用摸就有数儿,实在这样的病人就没有可看的,因为病因太简单了,就是养得不好饿得狠了也累得狠了,只要吃好睡好就能养回来。但这样简单的事,不仅万家提供不了,这附近的人家就没有一家能提供的,张知鱼自己在家还时常干活儿呢。

这话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当家人,李氏听了就道:“万家老老小小那么些,怎么就偏饿着桂花一个?还不是愿意饿着她?就算是乡下的孩子也少有这样枯瘦的,往年桂花娘在时一家人也没多几个钱,桂花怎么就好好的?”

隔壁新来的邻居叮叮咚咚地折腾了好些天,竹枝巷子的人都没见过里边的人出来,周围的门户再没有这家这样严实的。

孙婆子去探了好几回门才知了底细。

原隔壁住的是个带了孩子的寡妇,先头男人姓顾,在苏州府做教谕,今年一病死了,夫家看上了孤儿寡母的钱财便合了伙儿想强要了来。

顾教谕早就知道族里是个什么德行。早早就写了休书给妻子,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将家里田地铺子具折了现银给妻小,等一发丧就让她们回娘家。

但阮氏娘家哪里靠得住,几个妯娌都虎视眈眈,就连亲娘也时常从她身上刮去一层皮,从前她还肯给点儿,免得别人说她是没娘家的人,如今丈夫去了就剩一个孩子。阮氏心志却坚起来,守着丈夫哭了一二场,一等人落地,提了包袱便连夜带着孩子一起跑出来藏着,只等着孩子往后有了造化再风风光光地回去给丈夫上香。

阮氏原想着在东城买个好点的宅子,她家孩子听了却不肯,挑来挑去才择了竹枝巷子。只为着隔壁住的是张巡捕,孤儿寡母的倒还安全些。

李氏听孙婆子说得有模有样。心里信了一大半儿,她只怕来的不是正经人,原人家门户严是为了守孝,想起桂花就叹:“都是爹娘,这却是个立得住的。”

顾家露了口风儿也便是个信号,孙婆子掐头去尾一说,没得几日竹枝巷的人家都知道了新来的顾家是个肥寡妇。巷子里就热闹起来,成日都有许多婆子打水时一块嘀咕,真说得里边跟相门侯府也差不离,日日等着里边往外送礼,开开富贵眼。

大周朝风俗如此,搬家不给周围的邻居送礼,那就是明摆着要跟街坊断交。人在外头,除了宗族就是邻居,阮氏一个寡妇已经没了娘家和夫家,街坊便决不能得罪。

但左等右等顾家还是没个动静,又年关将近,家中要做的事儿实在太多,大家便逐渐忘了这事。

到了腊月二十四,南水县家家户户都开始谢灶。张家所有人都忙了起来,李氏也不去河上了,买了食材就在家专心准备过年。张大郎也日夜都在外边,县城人流越来越多,时常有吵架拌嘴打起来的,忙得不可开交。

就连鱼姐儿也因保和堂放了假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张阿公能学医。族里也是出了力的,所以他每年回乡拜年祭祖时,都会给族里的病人看看,这次他准备带着鱼姐儿一起。

实际上按正经学徒进程。这会儿张知鱼还该在背经脉穴位和药材药性。但张阿公就没教过人,只把着自己有的想到哪儿将到哪儿。以至于鱼姐儿刚学了一个月,都已经自己摸脉了。

若叫赵掌柜知了,回家赵聪就得挨一顿毒打。

这样密集地学习,课业就繁重了起来,张知鱼学得也有些吃力。

但还好有一道光会永远照在她身上,鱼姐儿看着娘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