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任人唯亲(第2/3页)

“如果王崇古当真是贤才,昔日在京城便不会落得中下考评被外放离京!”雷礼却是一不做二不休,当即进行质疑道。

杨博的面沉似水,自然不会害怕这个夹着尾巴过日子的工部尚书,却是针锋相对地质问道:“雷尚书,如果当真要翻几十年前的旧账,那老夫且问你:昔日你亦不过是小小的地方推官,却不知因何能官拜尚书?”

雷礼是嘉靖十一年的进士,排名是第二百零八名,初授兴化府推官。因为抱上江西老乡严嵩父子的大腿,这才得以回到吏部任职,进而登上工部尚书的高位。

众官员听到杨博抖出这个昔日的往事,却是不由得大眼瞪小眼,心道:这杨惟约当真是目中无人,竟然如此揭人伤疤。

其实杨博这话有失公允,雷礼昔日是抱了严嵩大腿不假,但他跟吴宗宪那般都是大才之人。严嵩倒台之后,雷礼仍然能稳坐工部尚书的位置,足见他并非投机取巧的官员。

雷礼对此很芥蒂,脸色显得很是难看,当即便是进行争辩。

正是这时,坐在上头的徐阶沉声制止道:“好了,你们二人都住口!”

听到徐阶发声,杨博和雷礼则是纷纷望向了徐阶。

徐阶现在的地位和声望虽然不及当年的严嵩,但已然足够震慑住二人尚书大人。

众官员看到徐阶发声,心知这场热闹是要结束了,则是纷纷望向了徐阶。

林晧然发现杨博不怀好意地望向自己,只是他的眼睛并没有躲闪,而是平静地迎向了对方。杨博得宠不假,但这却是基于大明选择防守军事战略,他的金身并不是牢不可破。

徐阶并不是一昧的老好人形象,这时亦是端起首辅的威严沉声道:“这里没有人祸乱朝政,亦没有人尸位素餐,更没有人得位不正。今日咱们聚会于此,并不是为争吵而来,而是要到此进行议事,为大明选出能臣治理好地方!”

“元辅大人所言极是!”雷礼的态度端正,对着徐阶恭敬地拱手道。

杨博的脸色仍然不好看,但却是没有选择吭声,自然不可能跟徐阶对立。他的势力主要在兵部,而在当下的朝堂中,却还有很多地方要依仗于徐阶。

徐阶将二人的反应看在眼里,这才望着大家做出决定地道:“若是大家没的意见的话,那么就依林侍郎所言,撤去赵炳然浙江巡抚的职务!”

赵炳然算是郭朴的人,现在跟杨博的关系甚密,众人的目光则是望向杨博。只是杨博刚刚吃了腻,加上对方的理由充分,令到他亦是只能冷面相对。

严讷和李春芳等人交换了眼色,亦是纷纷表示认同。

徐阶看到众人的反应,便是当机立断地道:“那就依林侍郎所言,撤去赵柄然浙江巡抚的职务,再任命一个浙江巡抚吧!”

众人听到这里,却是不由得望向林晧然,这个事情还真的给他办成了。

徐阶自然不会将一个小小的浙江巡抚放在心上,扭头望向林晧然直接询问道:“林侍郎,不知你可有推举的人选呢?”

众人则是望向林晧然,却是不知林晧然会不会避嫌。

“既然杨尚书都说举贤不避亲,那么下官推举通政司右佥事张伟可担此任!”林晧然望了杨博一眼,便是进行推举道。

虽然他很想安排更有锐气的官员出任九边督抚,但东南的稳定和繁荣同样重要。只要守住东南的开海成果,便能保障住大明的财政,从而拥有征讨俺答的资本。

众人听到果真是张伟,却是不由得相视苦笑。

刚刚他们还疑惑张伟为何“临阵脱逃”,敢情人家早有了谋算。如果没有刚刚的“临阵脱逃”,那么现在就会暂时失去参选的资格,从而给别人捷足先登。

徐阶亦是爽快之人,对着吴山淡淡地道:“吴尚书,那就再廷推浙江巡抚吧!”

现在人员都在这里,直接进行廷推,无疑能减少不少麻烦。

“元辅大人,按着延推的规矩,至少要有两名候选官员方能进行投票!”吏部尚书吴山的眉头蹙起,显得一本正经地道。

众官员听到这话,亦是纷纷点了点头。

徐阶轻叹一声,却是做出决定道:“那就让提学御史徐爌参与此次候选吧!”

听到这番话,不少人当即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却不知徐阶推出徐爌是想要争夺浙江巡抚,还是仅仅让徐爌陪推,已然是纷纷观察着徐阶接下来的举止。

虽然大明有南北卷,令到北方士子亦是能够顺利入仕。不过在数量和质量上,南方士子已然是更优于北方士子,而这种分化慢慢反映到朝堂大员身上。

两位阁位、六位尚书和十二位侍郎,除了兵部尚书杨博,几乎都是南方籍贯的官员。昔日的高拱之所以能够进裕王府讲学,未尝不是嘉靖未雨绸缪,故意扶持一个北方籍贯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