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第2/3页)

沈翠和劳不语同时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一个说这是他家人对他的关切嘛,很正常。另一个道左右也就耽搁了半个多时辰,不碍什么事儿——

说完两人又很同步地背过身去,拆自己手里的红封。

卫家确实是不差钱的人家,两人红封里都是十两的小额银票。

当然这小额是针对银票面值来说的,本朝的银票就是十两起步。

但对沈翠和劳不语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大钱了,更别说这还是一个月的银钱!

所以说他俩还是眼皮子浅了,前头商量了半天才扯出个三十两一年的价格!

两人知道数额后又很同步地把红封收起,打了个眉眼官司——劳不语想按着原来的计划把红封给沈翠,沈翠微微摇头,表示这部分银钱已经很够了,让劳不语安心收着他自己那份。

这边厢穆二胖也闹了个大红脸,嗫喏道:“卫二哥比我年长,论齿序,论才学,卫二哥才该是师兄。”

卫奚在这里住过一夜,前一天晚上也听了劳不语给穆二胖讲启蒙书,明白自己前头想岔了。

但明白之后,他也没觉得半点不舒服,只想着穆二胖肯定有他不知道的过人之处。

“不论齿序,也不论才学,师兄比我早入门,早闻先生之道,便该是我师兄。”

穆二胖红着张胖脸,求助地看向自家亲娘。

沈翠那边和劳不语已经“商量”完毕,伸手轻拍他的背,让穆二胖抬头挺胸,“小奚认你做师兄,你便要拿出师兄的样子来。”

劳不语也道:“师门规矩本就是先入门的辈分高,寒山不必慌张。”

他们二人都这么说了,穆二胖也就不再推辞,只想着自己拜入先生门下本就是侥幸,后来的师弟也比自己才学高,还半点不嫌弃他!自己既当了别人的师兄,就更应该拿出十二万分的努力来!

【系统提示:1号培养对象获得‘奋发向上’状态。智商+1,魅力+1,情商+1。】

沈翠惊讶地挑了挑眉,心道系统前头说的还真不错,良性竞争果然能使人更快进步!

因也没有外人在,沈翠就把刚和劳不语商量到一半的事拿出来和两个孩子分享。

别看前头她和劳不语说这事儿的时候开诚布公,那是因为劳不语本身就是个不靠谱的人,和他说不靠谱的事儿,沈翠自然毫无心里障碍。

和俩孩子说,她还是颇为吞吐了半晌才说完,最后道:“我肚子里没多少墨水,本是想让夫子起名,但……”

但劳不语起的,让她觉得非常羞耻!

考虑到要维护劳不语在孩子们面前的形象,沈翠话锋一转,“但这书院本是为你二人所办,其实由你们起名,更有意义。”

穆二胖肚子里同样没啥东西,眨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瞅着卫奚。

卫奚虽是书院里后来的那个,但人家现在还有投资人的身份呢,所以沈翠见穆二胖并不想起名,就也去看他。

卫奚沉吟半晌,道:“《论语·为政篇》道,‘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甚是喜欢这句话,为人在世,规矩自在心中,耳听、眼见都不一定为实,唯有‘从心’,才是真正为自己活过一场。”

他甚少在人前一口气说这样多的话,说完便红着脸,垂下了眼睛,声音更低地道:“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先生、师兄若有更好的……”

沈翠说不,“你这起的很好。且‘从心’,通从新之音,咱们这几人……前头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入了咱们书院,咱们便是从新开始,向新的方面发展!”

劳不语也点头同意,穆二胖就更别说了,两只小胖手朝着卫奚齐齐比了个大拇指!

卫奚的脸就更红了,但被人肯定称赞的滋味确实不差,他复又抬起眼,也跟着大家笑起来。

既商量好了名字,沈翠自然催着劳不语开始动笔。

十天之内建设书院的任务就会发下来,定做牌匾、收拾这些都得花费不少工夫,那肯定是越快越好。

劳不语也不再多言,提笔就写。

刚写了“从心”而字,还没写后头的“书院”,他笔下一顿。

卫奚在旁边看着,脸上也起了红晕。

沈翠不明所以,正要催着劳不语继续写,却听卫奚开口道:“不知夫子前头想的是何名字?”

劳不语接口,把翠微书院这名字的想法说与他听。

卫奚也道:“那我觉得还是夫子起的更好些,我们师徒几人聚在此处,本就是穆夫人一力促成。用她的名讳来为书院起名,很是合理。”

身在状况外的沈翠还一头雾水,“不是说好了选‘从心’吗?怎么还带变卦的?”

劳不语朝着纸上努努嘴,让她自己瞧。

他是竖着写的,于是‘从心’二字就变成了一个‘怂’字!

这往后他们出去报上书院大名,不得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