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5/6页)

就算她插足成功,她的后半生也会如同这世上许许多多的姨娘一般,每日里都在吃斋念佛中度过。

这绝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自幼丧母,不知受了继母多少冷眼冷语,也就这几年被提为二等丫鬟后,她爹娘才给了她几个好脸。

所以青林自小就渴望能够有自己的家庭,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

可若是真做了妾室,哪有可能过上儿女绕膝,夫妻恩爱的生活。

想明白这件事后,青林担心自己再在夫人身边伺候下去,会忍不住心神动摇。

她就动了寻门亲事成婚的念头。

她是家生子,又是夫人身边的二等丫鬟,只要她不贪心,嫁到府里那种有头脸的管事家是没有问题的。

等她怀孕生子后,凭着在夫人身边伺候过的情分,她自是能再进府做管事妈妈的。

这样的生活可不做妾室舒服多了。

她想通之后就去找了秋云。

也因此才有了方才与魏若的那番谈话。

想到魏若对她的温厚,青林很庆幸自己

她忍不住捏了捏自己脖子上戴着的玉佩。

这玉佩是她母亲留给她的。

她那继母自嫁进来后,就把她母亲留下来的值钱东西都搜刮到了自己手里。

只有这个玉佩,因为她拼命护着,所以才没被继母拿去。

青林捏了捏玉佩后,忽然眼眶湿润。

娘,是您在保佑我吗?

是您在天上看到我迷了心窍,担心我会因此误入迷途,所以就点醒了我吗?

青林怔怔的看着玉佩发呆。

青林的婚事是姜嬷嬷一手操持的。

她相中了府里库房的管事吴新有的儿子吴成。

吴成的父祖都是府里的管事,家境自然殷实。

他比青林大两岁,现在正在府里账房里当差,据说他做事细心,经他手的账目从未出错过,很受账房管事信任,

吴成这样的家境和人品,自然很受府里的小丫鬟喜欢。

不过他的眼光有点高,喜欢那长相好的女孩。

可那长相好的女孩又比较心高气傲,且又都嫌弃吴成母亲卧病在床,不肯伺候。

因此吴成的亲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姜嬷嬷跟着魏若处理府事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府里的人事十分的清楚。

魏若一过来跟她说要给青林找婆家,她就想到了这吴成。

青林别的不说,这相貌却是不错的。

吴新有的婆娘听姜嬷嬷说夫人要把她院里的二等丫鬟许给她儿子,自是喜得跟什么似的,但她也担心青林嫌弃她卧病在床。

姜嬷嬷又去和青林说了吴新有家的情况。

青林家里也是安国公府的世仆,自是知道吴新有家的。

她知道吴新有和他婆娘都是那实诚人,且吴成也是个踏实肯干的性子,自然十分的愿意。

她就对姜嬷嬷道:“谁家里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她家不嫌弃我自幼丧母,那我自然也不会嫌弃这个。”

姜嬷嬷一听就知道她是愿意的了。

她就又去了吴新有家。

在姜嬷嬷的有心撮合下,青林和吴成的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当然这些都是姜嬷嬷在操持,魏若问了一下吴成的品性后,觉得他倒也靠谱,便也撒开手没再管了。

阳溯离京城骑马只有半日的距离,所以不过两三日,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容姐儿的事情倒是如她所说,却是八老夫人贪图钱财才想同那杨南富商结亲。

这个倒在老太君的意料之中。

可这次调查容姐儿之事引出的另一件事却让老太君和老夫人极为震惊,她们觉得自己对阳溯的族人真的管的太松了。

原来,安国公府阖府虽是武将世家,可历任安国公对于族内子弟的教育都极为重视。

自安国公始祖起,历任安国公及族内有名姓的族人都会向族内捐赠学田。

这些学田的出息专为供养依附在族学内的族中子弟。

经年积月下来,这些出息也是好大一笔银钱。

不过这银钱虽多,却又要为族学子弟延请名师,又要供这些师生嚼用,以及他们日常所用文房纸笔的费用。

这么些东西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倒也堪堪够用罢了。

老太君是个不肯亏待人的性子,她知道此笔银钱只够族中子弟花用,便又每年另从安国公府的帐上支出一笔银子给掌管族学的八老爷家,也是想着必不能白白让族人费力。

哪想到八老爷和八老夫人都是那等贪财的人,他们夫妻俩得了安国公府的银子倒还不满足,竟打起了学田出息的主意。

这几年,依附族学的那些子弟的吃用及开销都被八老爷从中克扣了。

这些阳溯的李氏族人不比京中的李氏族人,他们大多家贫,自然不敢和在他们眼里稍有权势的八老爷一家抗衡,因此纵是有什么委屈,他们也只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