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汗滴禾下土(第2/3页)

柳青在这点上,和小芳很像,她们对小芳的一些前同事,有一个共同的评价,那就是,吃相太难看,吃相太难看的人,迟早有一天是会全部吐出来的,在这个社会做事,不管国内国外,最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本事。

张晨送小芳到了“枕水茶馆”楼下,正好碰到柳青也到了,张晨问柳青,你什么时候来的?

柳青说昨天晚上。

柳青接着和张晨说:“好了,你护花使者的任务完成了,大肚子交给我吧。”

小芳也和张晨笑着说:“你走吧。”

张晨说好,他走出去几十米,回头看看,看到小芳和柳青两个人,并没有上楼,而是站在茶馆门口聊了起来,张晨走出去一百来米,回头再看,发现她们两个,不仅没有上楼,而是已经离开了茶馆门口,朝着张晨反方向,在米市河边边走边聊。

张晨心里有些感触,他也觉得有柳青在真好,不知道为什么,张晨总是觉得,有柳青在小芳身边的时候,他很放心,这大概就像是柳成年知道柳青在他们这里,会放心一样吧。

张晨虽然和柳成年打交道并不算多,逢年过节连客套的寒暄电话也没有,但彼此都觉得很了解,柳成年知道张晨这个老板,不会做豁边的事情,张晨似乎也知道,柳青虽然是高干子弟,但因为她是柳成年的女儿,自己就大可放心。

张晨到了停车场,开车去求是书院,走进谭淑珍的办公室,张晨问:

“有没有消息?”

谭淑珍摇了摇头,张晨骂道:“这个王八蛋,肯定已经看到这个广告了,看样子他是打定了主意不出头,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管他,还是救救另一个走火入魔的人吧。”谭淑珍说。

“谁?”张晨问。

“你儿子。”

“张向北?”

谭淑珍笑道:“你还有几个儿子,当然是他。”

“他怎么了?”张晨好奇地问,“他不是在永城,在剧团里,跟着向南混吗?”

“他们已经不在剧团,剧团放假半个月,让大家带着小孩,出去旅游旅游,今年上半年,大家都辛苦了,再说,剧团的人前几年哪里有能力出去旅游,都是把去外地巡演当旅游了。”

谭淑珍说着,张晨不停地点头,他说好事啊,向南做得对,团里是不是还应该补贴路费?

“已经补贴了,一个人四千的旅行补贴,小虎他们富邦金控的基金会奖励的,说是他们在大陆赞助的艺术团体,频频得到最高奖励,对他们基金会,也是脸上贴金的事。”

“那这个和张向北有什么关系?”张晨奇怪了,问。

“没有关系,不是说到这里,我才顺便和你说这事嘛,你知道北北和南南他们去哪里了?”谭淑珍问。

“也去旅游了?”

“没有,他们去下面农村参加双抢,帮人家农民插秧去了。”谭淑珍说。

张晨哈哈大笑:“这不是挺好吗,小孩子能自找苦吃,我们还担心什么?”

“吃什么苦,那样的苦他们能吃吗?”谭淑珍说,“昨天是几个人好奇,都去插秧了,还没有干到中午,郑新颖和周若怡就中暑了,那个孙胖子,倒在田埂的树荫里,说什么也不肯起来,就南南大概夏天排练的次数多,还能抗热……”

“张向北呢?”张晨连忙问。

“不是说他中邪了吗,他还越干越欢,连那些农民都佩服他。”谭淑珍说,“我就奇怪了,张晨,你们家也不是农民出身,这张向北,怎么就喜欢上了这个?”

“农民出身才不会喜欢这个,业余爱好者才可怕。”张晨笑道,“你忘了我们家,可是有两个垦荒战士。”

谭淑珍用手在自己脑门上一拍,叫道:“得,我把这事给忘了。”

“不仅有两个垦荒战士,还有一个三八红旗手的奶奶,和一个住在别墅里,也要出去当棒棒的外婆。”张晨得意地说,“我们家可是彻头彻尾的劳动人民,我和你说,张向北在耶鲁大学,都有很大一块菜地,领着一帮各种皮肤的人,在种菜。

“他们一个教授,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对他们的事也很感兴趣,不仅跟着他们一起种菜,还说要开一门蔬菜经济学。”

“那他去美国读什么书?让他回来,我帮他找一块地,直接去当农民好了。”谭淑珍说,“你别扯那么远,还是想想今天怎么办吧。”

“今天怎么了?”张晨问。

“今天,周若怡、郑新颖和孙胖子三个人,是已经趴下,动不了了,南南也不想再去,结果,北北还坚持要去……”

“那就让他去好了。”

“让他去好了?他一个人去我才懒得管,问题是南南,你还不知道南南那个脾气,她和你们北北杠上了,北北要去,她就也要去,他们两个,现在大概已经在‘汗滴禾下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