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流年似水(第2/5页)

谢得抬头看着稀疏灯光下半明半暗的夜空,娓娓说道:“我以前有个女朋友,她名字里有个‘意’字,和你的‘译’,听起来是一样的。所以我一见到你,就觉得亲切。后来她也扔下我出国了——”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我觉得我们俩真是难兄难妹,同病相怜。”

他这话说的唐译的眼泪又下来了,靠在他肩头轻声啜泣,把满腔的委屈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学长,陈上他把我骗的团团转,偏偏我还跟傻子似的,什么都不知道,一心一意等他回来……”

无缘无故被人抛弃的滋味,谢得感同身受,“所以,为了报复,我们一定要比他们过得好。”他的话一字一句如金石一般,掷地有声。

进入高三,学校把全年级前三十名的学生另外组了一个“强化班”,唐译和夏文倩这些优才生自然都在里面,而范从思、何先勇等人却被分配到别的班级去了。这一天,传达室通知唐译有她的包裹。她去领时,发现是从英国退回来的,上面盖着“查无此人”的邮戳。

她坐在台阶上,轻轻打开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和陈上有关的东西:他转弯抹角送给她的手机、海豚项链,他扔在她这里的试卷、作业本,宿舍钥匙,玻璃球,音乐CD,圣诞卡片……

痛苦挣扎了许久,她终于下定决心和他一刀两断,免得睹物思人,自寻烦恼,哪知道这些东西漂洋过海四五个月又回来了。对着手里的盒子发了好一会儿的呆,她露出一丝冷笑,随手把盒子扔进旁边的垃圾桶,“若不是知道你的消息,我还真以为你从地球上消失了呢。”

走了几步,却又忍不住回头,最后她还是把盒子捡了回来,扔在柜子最里面,再也不去碰它们。

这年冬天,唐译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她爸爸喝醉了过马路的时候出了车祸,肇事者跑得无影无踪。经过抢救,唐爸爸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双腿却断了。唐妈妈东奔西走到处借钱做手术,唐译则请了一个多星期的假到医院照顾父亲。他们一家连年都是在医院过的。

唐译因为物理竞赛拿了一等奖,获得保送上大的资格。大家正羡慕不已的时候,她却放弃了保送。她跟老师说想通过高考证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不过是因为学校承诺高考分数在630分以上,最低奖励两千块钱现金。她心想,有了这笔奖金,自己大学的学费就有了,于是卯足了劲复习,最后以668分的高分拿到了四千块钱。填志愿的时候,她为了省路费,就近选了上大,最后进了最好的专业——经济管理系。

夏文倩理科本来就学的吃力,加上高考没发挥好,只刚刚过了重点线,被北京一所二本院校录取了。范从思也去了北京。赵明颜去了四川一所音乐学院。李喆根本就没参加高考,玩赛车去了,从省队一路开到国家队。何先勇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干脆跟着家里下海经商。大家说说笑笑、吵吵闹闹仿佛还在耳边,转眼却早已各奔天涯。

唐译的大学生活虽然过得清苦,倒也丰富多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同学关系融洽。她一年拿好几个奖学金,足以应付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便没有像其他贫困生那样出去打工兼职,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

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差别是:恋爱公开化、合理化、透明化。她虽然不是什么班花、系花,在阳盛阴衰、僧多粥少的上大,很有几个不错的男孩子在追她,追的最厉害的是西语系的高明了。

高明了长得人高马大,为人活泼幽默,说的一口正宗的京片子。据他自己说,他第一次见唐译是在校医室,被她捂着胸口、愁眉深锁的忧郁气质打动了,从此一箭穿心,女朋友非她不可。唐译听了又气又笑,没好气说:“扯淡。一箭穿心?我还一箭毙命呢!你让他尝尝胃病发作起来是什么滋味就知道了。”

唐译和谢得因为同在一个大学,时常一起吃个饭、逛个街什么的,关系比以前亲密不少。高明了追唐译追了大半年,对她身边的人和事了如指掌,把谢得当作自己的头号情敌,幸好他快毕业了,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谢得毕业前过生日,办了一个盛大的生日派对,要唐译当他的女伴。唐译这两年来很得他的照顾,跟在他身边学了不少东西,对他崇拜加敬爱,笑说只要他不要她送礼,她就去,一口答应下来。

生日那天晚上,她到现场一看,花团锦簇,衣香鬓影,男士一律穿西装,女士一律穿晚礼服。她问同学借了一件白色斜肩小礼服,穿着不合脚的高跟鞋,站在衣冠楚楚的谢得身边,觉得自己像只丑小鸭,似乎来错了地方。

这么多的亲朋好友专门来为他庆生,谢得却是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左顾右盼似乎在找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