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法不容情(第3/3页)

赵希言听后,惊讶的瞪圆了双目,她松开手,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说道:“怎么没有人事先告诉寡人呢,寡人看到案情,还犹豫了一番的。”

赵希言的话,让高升气炸,自己花了重金,那些官员收了钱却不办事,最后弄得自己人财两空。

“可是如今旨已下了,大理寺也复核了,若是再行更改,寡人没有办法给天下人交代。”赵希言道,“寡人也知道高公伤心。”

“只要殿下一句话,谁人敢动犬子呢。”高升再次跪伏恳求道,“若殿下肯开金口,下官今后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可是寡人一旦开口,便违背了太祖皇帝的训言,会让天下人都觉得,国朝的律法只为下层人民而设,对于官宦之家、贵族,形同虚设,如果是这样,皇室与朝廷,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

赵希言看着跪在自己身前救子心切的老人,“高公难道要让寡人失信于天下?”

燕王的话让高升一震,用这样的措词来拒绝自己的恳请,作为臣子,他又还有什么理由继续请其开恩呢,这也是高升头一次亲身感受到,这位平日里看着温和、与人亲近为人称颂的皇子,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高升无奈的闭上眼谢恩,拖着疲倦的身子一步一步走出了武英殿。

赵希言撑着桌案,垂下本在按额头的右手,“父亲啊,父亲……”

也许高升不算是一个好的臣子,但作为父亲,确实让现在的赵希言为之羡慕。

“据闻,通政使老来得子,遂极为溺爱。”张九昭从偏殿走出,叹息了一口气,“纵子犹如杀子。”

赵希言一把坐在桌前的地上,张九昭见之上前劝道:“殿下,地上凉……”

赵希言靠在桌腿上,盯着张九昭,“兄长是否觉得,言错过了拉拢通政使的机会。”

张九昭抱着袖子站在燕王跟前,“殿下有自己的考量。”

“赦免,并不会使恶人长教训从而收敛恶行,反而会助长这种气焰,只会造成更大的祸患罢了……”随后赵希言起身,“寡人的仁慈,不会给所有人。”

——

永康七年春,远征队伍抵达塞外,一路上,皇帝的大军只遇到了一些小规模的胡人队伍,将其歼灭后,皇帝不顾官员的劝阻,带领军队继续北上深入鞑靼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