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父子与君臣(第2/3页)

原燕王府左丞,入京后任吏部尚书,以世子嫡子与避讳皇帝曾用封号为由,率群臣上疏,请立世子赵-->>

希言为皇太子,遭到皇帝拒绝。

新君继位,靠得是马背上的杀伐,手握生杀大权,威望极高,百官不敢得罪,只得遵从诏书。

亲王册立之后,众人于修缮清理完的官署内议论纷纷,“这天下都大定了,陛下登基为帝,世子镇守后方有功,又是陛下嫡出之子且是独子,本该立为储君,为何仅立亲王?这于理不合。”

“世子册为燕王了,那可是陛下曾用的封号,理应避讳,如今加授给世子,我想必然有陛下的用意。”

“陛下将燕王封号给世子,这也是认可了世子的能力吧,燕王这一封号,不是谁都可用的。”

“若陛下认可,为何不封太子,只有皇太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谁知道陛下心中所想呢。”

紫禁城内,册封完亲王后皇帝独自回到内廷宣见了晋阳公主,对于先帝的长女晋阳公主,因是清君侧之名,皇帝便保留其封号,依旧居于晋阳公主府,只是调换了府内的所有宫人内侍,另派细作监视,连同汉王也是如此,因汉王的举动,其生母王淑妃得以存活且晋为太妃,特允其出宫与其子居住,王氏一族虽未向李氏一般被灭族,但也遭到重创,朝中势力,被皇帝尽数剪除。

——乾清宫——

作为皇帝的寝宫,此刻的乾清宫已易了主,晋阳公主走进这个并不陌生的大殿内,从前,她未曾将这里当过自己的家,如今更不会。

曾几何时,紫禁城里的一砖一瓦都让她感到窒息。

即便父亲死于此地,她也没有丝毫的感触,双目如人一般,冷冷清清,“晋阳,叩见陛下。”

皇帝端坐着,这一次,他仔细的打量着站在眼前的女子,面容、身姿,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于是捋着胡须道:“的确,你是朕见过的年轻一辈女子中,姿色最出众的一个。”

“陛下过誉了。”晋阳公主福身道,“韶华易逝,再好看的容颜,也会随时间流逝,终究只是一副包裹人心的皮囊。”

之前还不由分说就要挥剑杀人的皇帝,如今换了一副嘴脸,“朕听闻二郎在京时,是你在照顾。”

“二郎是晋阳的堂弟,作为姐姐,照顾弟弟不是应该的么?”面对这个之前要杀自己的恶魔,晋阳公主极为从容镇定的回道。

“你既然知道是姐弟关系,又为何还要去招惹我儿?”皇帝质问道。

“招惹?”晋阳公主冷盯着皇帝,问道:“陛下信任她吗?”

皇帝不语,晋阳公主又道:“陛下不信任她,所以也不相信她说的话,而对于晋阳,陛下是晋阳的杀父仇人,晋阳的父、母、弟,都死于陛下之手,所以陛下害怕晋阳会利用她报复。”

皇帝转过身去,盯着乾清宫大殿内的牌匾,“朕从不相信,没有目的的接近,是二郎接近你,还是你故意为之,都不足以让朕信任你,即便我与你之间没有这层仇恨,你与她,也绝无可能。”

晋阳公主当然知道,除了仇恨之外,同宗的堂姊弟关系会引起天下人的指责与诟病,尤其是深受儒学影响的文官,不光是先帝朝的文官如此,就连燕王府内那般臣子也是,流传千年的思想、宗法与礼教,不会因为一人而改变,尤其是作为君主,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天下的风气。

晋阳公主本不想与新帝有过多的交流,在她眼里,燕王伪善,为一己私心挑起战争,致使无数黎民深受战乱之苦,恨,是必然的。

赵希言的执着,导致她丢了太子之位,这让晋阳公主于心有愧,于是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说出了一番解释,“陛下害怕晋阳左右世子,但世子又何尝没有左右晋阳,”晋阳公主冷冷盯着皇帝,“她有无数次,可以命丧我手,我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改变时局,但我皆因她,而做出了偏向燕王府的举动,你父子做的局,曾几何时,就在我的眼前,在我的掌控之下。”

“我能知道,我怕所做的选择,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父母双亡,兄弟惨死,孤我一人,试问陛下,晋阳为何要这样做呢?”晋阳公主冷冷问道。

此刻皇帝陷入了沉默,晋阳公主遂转身,迫切的想要离开此地,“晋阳知道陛下不放心,也知道留下来,不仅会阻碍到世子,也会引起朝局的动荡,晋阳可以为了世子,离开这里,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派出锦衣卫监视,晋阳绝不离开陛下的视线。”

皇帝愣住,他抬头看着晋阳公主纤瘦的背影,深深皱起英眉,半眯起眼睛道:“你知道朕不放心,以你的聪慧,自然也知道消除疑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永远消失,你若真是为了言儿,为何不选择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