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3/5页)

就职仪式是热闹的,然而热闹繁华过后,周向晚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拿下港口小食店的负责人。

这个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刚被宋恂撸掉的钱育财的小舅子。

从去年起,地区的餐饮行业开始实行“完成定额利润给奖”,上面为了激励各国营饭店、小食店、冷饮店,定额的标准设定并不高。

砚北港附近的几个饭店和小食店基本都能完成。

但是钱育财小舅子与钱育财是一脉相承的用鼻孔看人,这个小食店的服务员也受他的影响,服务质量差不说,态度也不好。

要不是因为占据了港口的有利位置,还是热门旺铺,就凭他们那个服务条件,连收支相抵都做不到。

别说赚钱了,不亏本就是钱育财给他小舅子划定的目标。

所以这个小食店当然就不可能完成地区下达的营业计划了,连续三个月,奖金分文未得。

这个小舅子既想要奖金,又不想费劲去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服务质量,所以就耍起了小聪明,出了一个馊主意。

反正也没人来吃饭,那就把做菜做饭的原材料卖了吧!

国家平价供应给国营饭店的猪油,每斤一块二,这小子转手倒卖能卖一块五。

平价大米进货的时候,每斤两毛七,他转手能卖三毛七。

猪油卖了两千斤,大米卖了六百斤。

刨除成本和上缴的利润,不但非法获利三四百块,还从上级那里白拿了好几个月的完成定额利润的奖金。

比正经经营小食店还赚钱!

这个倒卖的勾当他已经干了快一年了,之前有钱育财这个厂长姐夫撑腰,没人举报他。

如今钱育财刚下台,而且没有了竞聘新厂长的可能,立马就有人写了举报信!

“我已经跟工商局的同志商量了,”周向晚坐在宋恂对面,硬着头皮汇报,“小食店先停业整改,认真检查整顿。他们非法牟取的三百多元利润,全部没收上缴。李彬不顾国家关于商品供应的有关规定,高价倒卖国家供给国营饭店的平价物资,情节虽然严重,但那些钱并没有全部进入他的口袋,而是作为奖金平均发给了小食店的职员。所以严格说来也不至于入刑。”

“公安没有上门吧?”宋恂问。

“没有没有。”周向晚说,“工商局的同志已经对小食店作出处罚了,把钱还上就行。”

“那行,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至于小食店负责人的接替人选,你们自己定。”宋恂放下钢笔说,“冷冻厂的工作不轻松,你不要被这个小食店牵扯过多精力,还是要把重心放到生产和内部改革上。”

周向晚点了点头。

她今年正好四十岁,本以为这辈子就只能当政工干部了,没想到刚从培训班回来,就峰回路转,遇上了公司要聘任厂长。

她是女干部,之前又没接触过经济工作,很多人都在关注她上任以后的动静。

给小食店擦完屁股以后,她就得认真想想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应该怎么烧才能烧旺了。

“宋经理,我听说你想找个部门做分配制度改革的试点?你看让我们冷冻厂来当这个试点行不行?”周向晚争取道,“要想尽快调动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就得尽快冲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少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制度。可以在我们厂试行工厂利润与工资总额挂钩,就像个体户在街道接活时的结算办法,实行计件工资制。”

宋恂这段时间一直在跟郭志勇和计划财务科的科长商量,改革分配制度。

他本来是想先在渔轮上进行试点的。

毕竟渔轮的水产收入才是渔业公司收入的大头,如果能够将船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那么距离彻底还清外债的那天也就不远了。

不过,既然周向晚主动提了要求,那么先在冷冻厂进行改革也未尝不可。

新厂长刚上任,确实需要给工人们带来一些实际好处才能服众。

“我是支持将冷冻厂当作第一个试点进行改革的。”宋恂笑了笑说,“你去郭书记那里汇报一下工作,听听他的意见吧,如果郭书记也没有异议,就可以跟计财科商量具体细节了,公司会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尽管周向晚早就料到宋恂会支持她,但这会儿听到了肯定的答案,她还是松了一口气。

她客气地道了谢,便起身告辞了。

宋恂独自坐在办公桌后面放空了一会儿。

过了将近一刻钟,他才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将孙翊叫了进来。

“你去统计一下,咱们公司的那些下属单位到底开办了多少家饭店,冷食店和小食店?包括招待所开的餐厅也算。”

孙翊早料到领导会有此一问,当即便将这两天查到的内容进行了汇报。

“冷冻厂除了这家港口小食店,还有一家国营饭店。轮船修造厂在厂子对面有一家饭店,物资供应站也开了一家饭店,但是他们那边没有食堂,这个饭店就是被当成食堂使用的,兼顾对外营业。公司生活管理科下属的汽水厂,开了一个冷饮店,除了汽水冰棍,还卖一些副食品。再有就是四个招待所了,市里的那个招待所的经营状况比较好,附带一个很大的餐厅。胜利公社的招待所距离公司最近,平时招待的客人最多,也有一个餐厅。另两个招待所的经营状况一般,五年前就已经取消餐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