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页)

“我们是‘第五社会主义大院’的,协助居委会维护这一片的治安。”年轻的红袖箍骄傲地答。

苗玉兰不懂啥是社会主义大院。

两人便说了几个居民小院的名称,那几个小院合起来就是第五社会主义大院。

苗玉兰又问:“那我们县委家属院也是社会主义大院吗?”

“你们那边是第三社会主义大院。”所以她们巡街的时候才能遇到对方。

苗玉兰暗忖,她现在已经住进第三社会主义大院了,是不是也可以搞个红袖箍戴一戴?

拎着两个外孙去团结公社的一路上,她都在琢磨找个机会戴上红袖箍耍耍威风的可能性。

直到汽车将要到站时,她向窗外不经意地一瞥,似乎瞥到了二儿子项远洋的身影,才将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

人影一晃而过,她想将脑袋伸出窗外仔细看看,却被售票员喊了回来。

……

吉安和延安是广播电台的常客,并没有像在县委食堂似的引起什么轰动。

项小羽给两个小不点喂完奶,便道:“娘,你就在我这里休息吧,我们值班室里有张床,要是累了可以躺会儿。等我下了班咱们一块儿回去也行。”

“只挑着两个孩子来回转悠,累什么呀!比在生产队里干活轻松多了!”苗玉兰将两个吃饱的崽重新放回筐子里,挑着担子说,“你忙你的,我到你二哥那看看去。”

“他那边净是零部件,环境哪有我这里好!”

“我刚才好像看见他跟一个姑娘走在一起!”苗玉兰边往外走边说,“你二舅妈问了好几次介绍对象的事,澡堂子的那个姑娘还惦记着跟他相亲呢,不过这小子死犟就是不答应!我得去看看,他是不是自己找对象了……”

“我二哥要是没当上这个售货员,你看人家还惦记不?”项小羽将人送出门,叮嘱道,“你去看看就得了,可别掺和我二哥的事,小心给人搅合黄了!”

苗玉兰按照闺女说的,没掺和儿子的事。

她在农机门市部的外面,透过玻璃窗向内张望半天,等到那个穿工装的姑娘跟项远洋挥手走出大门后,她才挑着担子进门。

“娘,你咋来了?”项远洋接过两个大筐,戏谑道,“不在县城享福啦?”

“我就是来看看你,看完以后接着回去享福!”

“你总算是想起我了!你不在家,家里就剩我跟我爸,还有大嫂跟两个孩子了!”

“这人口不是挺多的吗?”五口人呢。

“……”项远洋想把两个外甥从筐子里抱出来,“你啥时候回家啊?你不回家我吃饭都不香了。”

“他俩刚吃了奶睡着了,你别乱动!”苗玉兰在他手上拍了一下,说,“你每个月给我二十块钱,我就回家伺候你们爷俩去。”

“你可真敢开口,看你儿子我像二十块不?”

“人家小宋就每个月给我二十块零花钱!”苗玉兰面露得意,“你要是觉得家里冷清,就赶紧娶个媳妇。我刚才看到有个姑娘跟你说话,那姑娘跟你关系咋样?”

项远洋支支吾吾道:“就是普通同事,她来找我打听事的。”

苗玉兰不信,普通同事能在大马路上聊完了,又来单位聊?

不过,她也没继续深究,只要她儿子没闲着,有一颗找对象的心就行。

项远洋怕她再问女同事的事,催促道:“我这边没事,你赶紧回县城享那每月二十块零花钱的福吧。”

*

宋恂每个月给丈母娘二十块,给得心甘情愿。

她丈母娘来了县城以后,真是给他们两口子省了不少力。

家里家外洗洗涮涮的活,全被她包了。

最关键的是,这老太太有个失眠的毛病,有时候就把两个外孙留在她屋里睡了。

项小羽趴在家里唯一一张书桌前赶稿子,写完以后想让宋恂帮自己看看。

宋恂现在一朝回到解放前,又过回了在床上看书的日子。接过稿纸后,他意外地挑挑眉。

“这不是播音稿吧?”

“不是,我打算投给报社和杂志社的。”项小羽催促他快帮自己检查,“这还是我头一次正式给报社和杂志社投稿呢!上次我在节目里播了我姐她们女子船队的事迹以后,听众的反响还不错,所以我就想再帮我姐宣传宣传。那些记者可以报道她的事迹,我这个亲妹妹就更可以啦!我写的比他们还全面呢!”

见宋恂捧着稿子开始阅读,项小羽又耐不住寂寞地跟他闲聊:“省运会快开始了吧?你哪天去参加比赛啊?航模做好了吗?”

宋恂分出些心思听她说话,“嗯”了一声,说:“听体委的统一安排,咱们市代表队的运动员要一起出发。”

“你连一场比赛都没参加过,就成运动员啦?”项小羽抿着嘴偷乐。

宋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