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4/5页)

不然囫囵个儿吃下去,过了一把嘴瘾啥也没记住,有什么意思?

对于她这种吃吃喝喝都要跟小伙伴炫耀的幼稚行为,宋恂觉得还挺有趣的,便跟她说了几个刚从前台招待员那里打听到的店名,最后没忍住,还是打趣道:“这么说你能记住吗?用不用拿笔记下来?”

“嘿嘿,暂时能记住,要是忘了我就跑去隔壁问你!”

即使没忘也可以假装忘了,去问一下嘛。

宋恂打算带他们去市里最有名的一家老字号,望海楼。

地址离这边有点远,不过正阳厂所在的这一片属于市里的繁华地段,他们三个都没来过市里,正好一路步行过去看看热闹。

途径华侨商店时,项小羽一直盯着人家橱窗里展示的各种进口商品瞧,都走出去好几米了,还回头张望呢。

宋恂停住脚步,“走吧,进去看看有什么进口水产,咱们也跟人家学学。”

吴科学:“……”

咱只有一个还没支起摊子的加工小作坊,你能跟人家学什么呀?

既然领导要看看水产,项小羽进门以后就真的直奔二楼的进口水产柜台了。

不过,这会儿的华侨商店里,水产品的品种很少,看来看去,只有各种进口罐头。

通过包装上的图片,项小羽基本可以辨认出罐头的种类。

盯着一个铁盒罐头瞧了一会儿,她叫过宋恂,低声问:“宋主任,这个罐头是不是螃蟹做的呀?”

宋恂让服务员帮忙将那个罐头拿出来确认一遍,确实是蟹罐头。

“怎么了?”

“你快看它的价格!”项小羽怕被售货员听到,惹人笑话,凑过去小小声地说,“这么一小罐居然要两块多钱!”

包装上写的蟹肉含量才100克,这就相当于一两蟹肉一块钱呀!

“也不知道这蟹罐头里面放了什么,人家的蟹咋这么贵呐?”

宋恂也想知道。

柜台里鱼罐头的价格都比较平均,只有这种蟹罐头,小小一罐,居然敢要两块多!

“同志,”他招呼售货员,“市里买这种蟹罐头的人多吗?”

华侨商店的女售货员服务态度很好,对他们这种明显就是只看不买的,也有问必答。

“供不应求。”女售货员点头,“你们看罐子上的生产日期就知道了,这种罐头的保质期一般在十个月左右。有不少同志专门来我们水产柜台买这种蟹罐头,我们每个月都要补货的。”

项小羽心里挺纳闷的,“同志,这罐头真有这么好吃?这么贵也有人买?”

“我也没吃过。”女售货员笑道,“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蟹罐头不像鱼罐头的种类丰富,我们店里的蟹罐头只有这一种。”

宋恂让他们在这边等着,自己跑去商店门口,冲着一个靠在墙边抽烟的圆脸青年招手。

那人晃悠过来,“有事?”

“换十块钱的副食品券。”

“过来吧。”

圆脸青年显然已经做熟了,将他带进商店大门,将木门一拉,就躲到门后面点钱。

唰唰唰数出二十张面额五毛的侨汇券递给宋恂,“十一。”

宋恂没废话掏了十一块钱给他。

人家赚的就是这个钱,跟省城的行情差不多。

双方银货两讫,不到一分钟就从门后出来,各走各的。

宋恂重新上到二楼,让售货员帮忙拿了两罐蟹罐头,又选了两种卖得最好的鱼罐头,开票交钱。

“宋主任,”项小羽拉住宋恂,“那个蟹罐头买一罐就行,咱们就是看看它里面装了啥,买两罐太浪费了!”

“这么一小罐才二两,还没品出味呢,就吃没了。到时候又得往市里跑,我哪有时间?”

项小羽不吱声了。

好吧,出钱的说了算。

宋恂掂着蟹罐头问售货员:“同志,咱们市里还有其他地方卖蟹罐头嘛?不一定非得是进口的,咱们国产的也行。”

售货员想了想,点头说:“之前有顾客来提过,人民商店三楼也有卖的,是咱们市里的一个食品厂生产的,保质期很短,不过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一些,经常断货。所以大家没什么选择的时候,会来我们华侨商店买进口货。”

与售货员道了谢,宋恂三人离开了水产柜台。

走得远了,项小羽才小声念叨:“没得吃就不吃呗,那么贵的蟹罐头有什么可吃的?居然还有人到处找货源?”

作为一个吃货,吴科学在这件事上很有话说。

“这你就不懂了。你是在海边长大的,常年吃蟹,不觉得吃这口蟹罐头有什么。我们在省城的时候,别说吃蟹了,连吃鱼都得碰日子。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有个蟹罐头鱼罐头能解解馋,多少钱我都乐意出!”

“宋主任,你觉得咱们加工蟹罐头怎么样?”项小羽望向沉默的宋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