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好事儿(第2/4页)

撞鬼?

窦裕杰脸一白,要不是撞鬼?他干啥做出这些莫名其妙的举动?

是不是找个大师看看?

港都人多迷信啊?买地建房,娶老婆都要看风水和八字,尤其是港都豪门,更是迷信中的战斗机。

撞鬼这种恐怖的事情,把窦裕杰吓的够呛。

他顾不得和成果的下午约定,当即让秘书买了下午的机票,就准备回港都找个大师给自己看看。

为啥回港都找?

因为八十年年代的内地,是破除封建迷信的,根本找不到大师!

下午三点的时候,因为窦裕杰爽约,成果只能一个人去了教育部。

他们要做慈善,给学校捐款,就得通过教育部才行。

而且他们这次捐款对象,不是大学,是一些偏远地区,特别贫困的一些学校。

这就需要教育部的体系来整理归纳,成果拿到那些贫困学校一看,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儿。

因为八十年代贫困的学校实在太多了,本来以为窦裕杰捐赠出来的30万肯定够。

但是根据这上面的清单来看,30万真的只是毛毛雨。

“成果同志,我懂你的忧虑,我们国家现在教育资源真的太匮乏了。”教育部的领导是个五十左右的中年男人,带着八十年代领导人特有的朴素和严谨。

“我挑出来的是一些特困地区,这些地方的学生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学生退休。”

教育部领导说:“这些学校高一的时候,全校能有70个高考生,等到了高三,全校能剩下20个都算很好的场面了。”

为啥学生流失率这么高?实在是因为太穷了。

一个农村家庭要供一个高中生,那真的是全家人在供。

地里刨食的人,一年能挣几个钱?高中学费一学期只要5元钱,都能让很多农村家庭负担不起。

因为农民家庭,一年到头下来,好多人连填饱肚子都难,就更别说还有余钱来供人读书了。

虽然现在改革了,可改革的春风只在几个大城市实行,真要全部改革发展,还得再过好几年。

成果离开教育部的时候,心情都很沉重。

要做慈善,真的也太难了。

最后的决定是那笔钱,给一些贫困学校,购买图书和修建教室,因为那些贫困学校,教室的屋顶破了,连买瓦的钱都没有,下雨天根本没法正常上学……

还有一部分钱,是给那些高考生当助学基金用。

只要考上大学的学生,每年都能获得150块钱的助学基金。

别小看这150块钱,因为农村家庭,一年到头都挣不了几十块钱。

虽然读大学不要钱,可生活费呢?

一个大学生读书4年,每年的生活费也是一个家里的大头,很多村子里的大学生,都是全村人给供出来的。

有了这150块钱每年的助学金,能给很多大学生家庭减轻负担。也能让那些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在大学里能每天都能吃饱!

当然了,每一笔钱的出入情况,成果都要求落实到详细。

“成果同志你放心,拿出每一笔花给那些学生的钱,我们都会落实到详细清单的。”教育部领导向成果保证。

对于这位领导很放心,因为上辈子他们接触过。

这教育部的领导毕生的追求就是能让华国的孩子们,能读上书,学到知识。

后来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是由这位领导提出,并且实行的。

“读书才能明智懂礼,我们国家现在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全国百分九十都是不识字的文盲。”这是这位领导提出九年义务教育时,所讲的话:“祖国的发展和事业建设,需要大量的文化劳动者,我们要想不落后,就必须全面扫盲。”

成果是很赞同这话的,所以才会放心的把那40万捐赠资金,交给这位领导。

因为这位领导身上有着人民公仆的责任感,也是到了21世纪,也会被历史铭记的老先生!

这位领导亲自把成果送出了办公室:“成果同志,我这边一旦有了进展,我会全程都给你汇报的。”

一位教育部的最高领导,要求成果监管他全方位的工作,这是坦荡,也是对成果的尊重。

把钱捐出去后,成果心里也变得踏实下来了。

她刚走出教育部办公楼的时候,在大门口遇见了李秀成。

两人正面撞上,李秀成神情有瞬间的不自然。

因为他想到了成果说不想和他当朋友,在路上遇见了也当不认识的事儿。

这很伤李秀成的自尊,现在看见成果,再想起那话,李秀成的自尊心依旧很受伤。

成果当真像不认识李秀成那样,面无表情的朝外走走去。

而李秀成却鬼使神差的走到她面前:“成果。”

成果抬头,有些莫名其妙的盯着他:“有事儿?”

李秀成有事儿吗?其实没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