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是甜宠文女主的贵人[24](第4/6页)

明明他才是探花郎,结果所有人都说他长得远不如傅俞珏俊美,是最名不副实的一届探花郎。

他还嫉妒俞珏的家世,他认为如果自己也有俞珏这样显赫的家世出身,他哪里还需要这么汲汲营营的谋求出路,他哪里还需要娶一个商户女改善家境,他肯定能比傅俞珏做得更好。

只可惜,家世是天生的,他嫉妒得眼睛流血也没用,他就连后来娶妻也比不上傅俞珏娶的妻子的家世。

探花郎对俞珏再怎么嫉妒恨,也不敢在面上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惹不起俞珏。但要他像张铨那样对俞珏示好,他又放不下自己的自尊心,干脆敬而远之。

只能眼睁睁看着俞珏在翰林院越来越如鱼得水,同届进士一个个都被他拉拢过去,唯他马首是瞻。

俞珏在翰林院慢慢积累人脉和资历的时候,傅俞琦也急了。

自己弟弟都进入官场了,他还是个白身呢,他也要想办法进入官场,有个一官半职的,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跟俞珏竞争。

只是傅俞琦无法像俞珏那样参加科举入仕,他只能求长阳侯为他谋官。

长阳侯见傅俞琦自己知道上进了,不是只盯着自己弟弟嫉妒眼红,也是老怀欣慰。但他是武官,只能给傅俞琦安排一些武职。

初步官职当然不可能有多高,那些芝麻小官当中,长阳侯也是煞费苦心的为傅俞琦筛选容易露脸容易立功晋升的。

如今天下承平,傅俞琦想要立功,就只有去地方上剿匪立功,在古代再如何太平盛世,总有一些想不劳而获的劫匪是灭之不尽的。

而傅俞琦想要露脸,就最好在皇帝面前当御前侍卫,虽然表现机会不多,立功机会也不多,但可以时常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指不定什么时候皇帝有事就想起来吩咐你去办,你就抓住机会一飞冲天了。

就算没能一飞冲天,御前侍卫也是个好资历。

长阳侯把两个选择交给傅俞琦自己做选择。

傅俞琦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第二个,去皇宫当御前侍卫。他之前去宫里给九皇子当过伴读,如今再去宫里当御前侍卫,也算是故地重游了,说不定还能借此关系在皇帝面前留下一个略深的印象,皇后娘娘也会对他多照顾几分。

长阳侯对傅俞琦的选择没有意见,只叫他在家中勤习武艺等消息。

一直到半个月后,长阳侯才成功把傅俞琦塞进宫里去当御前侍卫了,其中花费的人情和代价,交易出去的利益,他都一一没有瞒着傅俞琦。

他的本意是想叫傅俞琦知道,他为他付出了多少,让傅俞琦一定要抓住机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浪费家里花在他身上的资源。

但傅俞琦却无动于衷,还觉得理所应当:他是嫡长子,世子之位就该是他的,将来继承长阳侯爵位的也应该是他,傅家的这些资源人脉都迟早属于他的,现在花在他身上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么?难道不花在他身上,要花在傅俞珏和两个庶弟身上吗?

傅俞琦的这种想法,让他非但不觉得长阳侯在自己身上花费这么多资源有什么值得珍惜的,还认为自己就该多花一些,免得便宜了不对付的弟弟,那不是成了资敌吗?

于是傅俞琦去御前当差后,有什么人情往来就回来从府上公中拿钱,或者是让长阳侯花费人情资源为自己走关系,调职去更好的位置。

傅俞琦毫无节制的索求和没多大进步的官职,对比俞珏自强自立几乎不靠家里关系自己奋斗升官到六品,长阳侯对长子越发的觉得身心俱疲了,难免产生长子不如次子堪当大任的印象。

傅俞琦在公中支取银钱过多,终于让长阳侯夫人忍无可忍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侯府的确是富贵满门,但同样的花费也极大,光是各个主子为了撑门面的屋子摆设就是一笔大开销,还有身边伺候的大量下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厨房采购食材用度,逢年过节人情往来的节礼……都是要符合侯府身份,都是要大笔银钱去支撑的。

长阳侯府虽然不至于说陷入经济紧张的境地,但也需要经营有道,如傅俞琦这样大手大脚毫无节制的乱花钱,只怕金山银山也能给败光了。

持家有道的长阳侯夫人不能忍,她找长阳侯告状:“侯爷,琦儿开销实在太大了,他一个人在这月支取的银钱就抵得上我们全府两个月的开销了,妾身实在担心琦儿在外面学坏了,学那些纨绔子弟一掷千金,才开销这么大。”

长阳侯夫人以担心的名义在长阳侯面前给傅俞琦上眼药,长阳侯听了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长子难道沾了赌?

他可没少听说哪家不肖子孙沾了赌之后把自家祖宅都给输了出去的新闻,往日听到这种新闻,他都是同情怜悯赌鬼的家人和谴责赌鬼的,他是绝对不希望哪天自己也成为别人同情怜悯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