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征服荒漠的开端(第2/2页)

而沙柳的特性,也让它成为了研究院的研究对象。

可以说,整个媪围县就是研究院的实验地,一旦成功了,那么才是国家真正介入的时候,那时候动员的就是全国之力。毕竟国内有70万平方公里沙漠,连同50多万平方公里的戈壁在内的话就是128万平方公里。

想要整治128万平方公里的荒漠,个人是不可能的,哪怕秦元清的身家财富再翻一倍都不可能,这得国家力量进行举国动员。

“秦主任,目前我们已经和六个沙漠科研所达成了合作,将一边植树造林,一边培育新的品种,探索出一种可以降低治理成本的植物!”谢院长说道。

自从成立研究院后,他就被任命为研究院的院长,不过是挂在生命实验室底下,至于级别则是正科级。

“老谢,这边就交给你,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秦元清正色地说道。

媪围县生活环境堪称恶劣,远远无法与北京相比,这些研究人员将长时间呆在媪围县,平均两个月才能回北京休假一次,在这里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你想一天洗一次澡都没办法。

而这种研究,又是盲人摸象,得靠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才能培育出合适的植被,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需要五年,也许需要十年!

“秦主任,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只有征服了戈壁大漠,我们华夏才能有生存空间!”谢院长坚定地说道:“就是死,我也要死在这里!”

秦元清闻言,心中颇受感动,拍了拍谢院长的肩膀。正是因为有很多这样怀着崇高理想前赴后继地投身于祖国的伟大事业,华夏才能短短时间内从一片废墟建立起现代化工业,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国家。

这一项伟大事业,是千秋万代造福后世的事业,钱的投入是一方面,人力的投入又是一方面。

没有坚定的信仰,根本没办法在这里呆多久。

“谢院长,有你在这里,我放心!”秦元清充满着信心地说道:“我相信用不了五年,媪围县就会成为一片绿色海洋,我们这一份事业,一定会成功的!”

这一项研究的方向,主要有杂交、转基因、基因突变等手段,而这些研究手段都得一个个方向去深入研究,扎根于此,一步步去探索,这是一种生命的探索,涉及到的研究人员不是一个小数量。

2000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研究院每年都会招收至少上千名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前来媪围县投身于这一项伟大的研究方面。

一大片地都属于研究院承包的,所以研究院所有。这意味着研究院可以大胆在这里放手研究搞科研,不用担心植树造林,结果没几年树林被砍了。

当然这里也不仅仅进行植树造林,还建设风车进行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以供应整个媪围县的电力需求和研究人员的工作需要。

秦元清也看到了,目前正在植树造林的,选用的沙柳、白杨树、梭梭、柽柳、胡杨、花棒、杨柴等植被,以前华夏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了数十年功夫,终于初步建立起防护林带,使得北京终于免受沙尘暴之苦。

可是要知道,那代价是巨大的,是无法用在128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区域治理的,必须得找一种便宜、简单、需水量少的植被以及治理手段,才能整治沙漠。

也不知道媪围县的领导怎么知道秦元清来到媪围县,秦元清还没有离开,他们已经上门拜访,秦元清虽然不怎么喜欢这种打交道,但是也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研究院很多工作都是需要媪围县领导班子进行配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所以秦元清还是接见了他们,和他们一起视察了研究院的施工工地,以及规划图,看到完整的规划图,媪围县的领导都一个个兴奋得很,一旦实现了,那么媪围县的居住环境将大为改善,再也无需受荒漠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