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有办法了(第2/2页)

他的十一弟并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徽宗,‘瘦金体’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靖康耻’的二帝之一。

历史上,赵煦突然驾崩,没有子嗣,就是这个十一弟继位,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蹴鞠,也就是踢球。

水浒传里的那位非常有名的高俅,就是踢了一手好球,被赵佶看中,华丽转身成了高太尉!

赵煦从窗外看向外面一队二十多人、一本正经站着的禁卫,眼神里闪烁着笑意。

蹴鞠,这个掩饰简直太好了,外加赵佶,高太后那边就能完美的遮掩过去!

赵煦想到了办法自是十分开心,本来令他十分难受的《神宗实录》也看的津津有味。

一阵子之后,赵煦与陈皮前往宫中校舍,一队七个人的禁卫跟着他。

赵煦只是看了他们一眼,便来到校舍。

校舍内,一干皇子皇孙正在上课,最前面教授的是苏轼。

苏轼年介五十,虽然饱经风霜,仕途坎坷,举止之间还是有着飘逸潇洒之风。

“夫天地有道,圣人有法,君子有德,盖……”

苏轼手里拿着书,目光看着一群‘幼童’,声音朗朗,疏阔有度。

赵煦站在窗边,透过一点小缝隙看着苏轼,暗自点头,这位大文豪在当今大宋算是文坛领袖,少有可以相提并论的。

司马光,王安石等人已经故去有七八年了。

他目光转动,落在他一群幼童间,这里有赵煦的几个弟弟,也有其他宗室的孩子。

赵煦看了一会儿,落在九岁的赵佶身上。

赵佶唇红齿白,面容灵动,却听得不是很入神,眼神不时飘向外面,手脚的小动作极多,根本没有在认真听课。

赵煦看着,眯了眯双眼,眼神怒芒跳动。

这个小混蛋从小就不学好,难怪日后会弄的亡国,不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