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2/4页)

“呸,啥想我啊,想我手里的钱吧,想的美,别说我手里没钱了,就算有钱也不会给你们一家子,你们最好死心。”庞金花说着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让陆青山接电话。”

曹凤英把电话给陆青山,一脸的生无可恋,“你娘。”

陆青山缩了缩脖子接过电话喊了声娘,不出意外的陆青山又挨了一顿骂,“你要是个要脸的就别来自讨没趣,我生你养你给你娶媳妇带大孩子,老娘不欠你什么,你俩兄弟也不欠你什么,相反是你欠着他们。你别忘了当初你娶媳妇的钱是哪里来的。陆青山,人要脸树要皮,别让你俩兄弟都瞧不起你。”

陆青山根本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庞金花道,“我找你大舅。”

庞金山把电话接过去,庞金花的声音就柔和了起来,庞金山看了眼陆青山他们,“你们等着交钱?”

一句话,陆青山赶紧带着曹凤英娘四个出去了。他算看明白了,他娘是真的不要他了。

庞金山刻意捂着话筒不让旁人听见,庞金花说,“大哥,晴晴快开学了,让秀莲尽早过来适应适应,她是您儿媳妇,也是我说了好话晴晴才答应的,先说话,来了先试试,若是不合适,我们就再把人一张车票送回去,行吗?一个月给二十块钱,管吃管住。”

“行行行。”庞金山犹豫,“会不会太多了。”

庞金花道,“给多少拿多少行了,最重要的是得按照晴晴和我的要求来带孩子,不要自作主张,不然我也没法帮你们了。”

庞金山忙道,“知道知道,她那性子,你嫂子让她干啥就干啥,咱村里就没有比她更老实的了。”

“嗯,我知道。”庞金花笑了笑,“那你们就尽早把她送临市坐火车过来,到了车站有人接,多嘱咐她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吃的喝的也都带着,大冷天的能放的住。”

庞金山应了,这才交钱,因为说的时间不短,足足花了一块多钱,但庞金山的媳妇头一次掏钱掏的痛快。

他们出来的时候陆青山一家子还缩在一边,见他们出来凑了过来,“大舅,你说我娘咋还生我们的气啊,多大的气性啊。”

“啊。”庞金山哼哼啊啊的也不肯跟外甥说啥了,他妹子都管不了儿子,他这个当舅的又算个屁啊。

庞金山说,“你年纪也不小了,以后好好干,听说今年就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时候下力气干不比在城里的差。”

说完庞家人也走了,陆青山阴沉着脸看起来就很不痛快。

庞家的儿媳妇要去京市给陆青柏家看孩子。

这事儿像一阵风刮的整个下河村都知道了。

有人羡慕庞家交了好运气,也有人背后酸,“这不成了地主老财了,竟然还请人看孩子,真当自己是地主家的少奶奶了。”

但这样的声音总归是少数,大部分是羡慕张秀莲能去京市。

张秀莲的丈夫庞福生比陆青山还要大几岁,今年都快四十了,两口子都老实,听着村里的风言风语难免担心。

庞金山抽着旱烟看着他们说,“怕啥,咱们就是亲戚间去帮忙能有什么,那可是首都,既然能让请人就说明没事儿,咱们是亲戚又不是长工。”

他顿了顿说,“你们俩年纪也不小了,栓子今年也十五了,过几年要娶媳妇,俩小的也上学也得花钱,不想法子赚钱怎么行。秀莲你去了京市要听你姑的话,听你表弟妹的话,别以为人家小就不把人当一回事儿,人家可是京大的大学生,毕业了就要当干部的人,少说多做,让怎么看就怎么看。要是有机会就出去转悠转悠看看,有啥好机会没有。”

“啥机会?”张秀莲有些懵,一想到她要自己去京市了就忍不住害怕。

庞金山皱着眉头说,“上回去县里的时候我看到不少摆摊的也没人管,你看看京市有没有人管,要是没人管就写信回来,我让福生去县里也摆摊去。”

张秀莲不懂这些,但公公交代了她就答应。

庞金山又说,“这几天剪个短发,利索点,穿的干净点儿,过两天就打车票送你去京市,不过我们也就送你到市里,从市里的火车直达京市,一路上就看你自己了。想想你的三个儿子,什么都不要怕,知道吗?”

张秀莲怕的要命,但想想儿子便狠狠的点了头,“好。”

另一边庞金花挂了电话就有些怀疑,她做的到底对不对,明知道让张秀莲会引起老大一家的蠢蠢欲动,她还是这么做了。

这人就是这样,自己生活的好了,就会想起自己受苦的兄弟。她爹是唱戏的,碰上战乱年代早早的死了,她大哥也大她不了几岁,却拉扯着她护着她长大,又在下河村安家落户让她嫁了人,庞金花无法自己过好日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大哥受穷,每年她倒是让俞晴帮忙寄些东西回去,可那点东西也就能解决眼前,却解决不了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