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3页)

这就是她悄悄喜欢了九年的大男生,即使是此刻他略显迷茫的眼神也是如此富于魅力,令她着迷。

这个时刻,她等了这么久,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被她等到了。

正式用餐时,杨帆已经摆脱掉了短暂的尴尬,慢悠悠地与成茵聊着这些年在国外的经历以及回国创业的种种,虽然只是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他的言语中也从不曾抱怨过什么,成茵依然能体察到他这两年来的各种艰辛。

“杨帆哥,你为什么会想到回国?你在美国不是有份不错的工作吗?”

其实成茵更想问的是,他怎么会和美国的女朋友分手?但这个问题太敏感,弄不好会惹出杨帆不愉快的回忆,且等留到以后再问也不迟。

“华人在国外工作,做得好的物质条件上确实能比在国内强不少,但精神上无所寄托,美国文化虽然以开放包容著称,但在那儿呆久了还是会发现有你无法融入的地方,比如到了某个阶层,你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不言而喻的排斥感,说起来哪儿都差不多,总是会比较偏袒本国人或者本地人多一些。而且我的传统观念又比较强,在国外找不到家的感觉,既然迟早要回来,不如早点,还能乘年轻多做点想做的事。”

成茵没有留学经验,无法感同身受,只能边认真听边轻轻点头。

这里的牛排做得特别好,肉质鲜嫩又不至于有血淋淋的生腥感,但杨帆的胃口似乎不佳,动作缓慢得有点勉强。

“我回国前有个女朋友,你大概听说过吧?”他切着牛肉,缓缓问成茵。

成茵心头一动,真是她想提哪壶他就提哪壶,太善解人意了。

她目光晶亮地盯着他,“嗯。你们后来为什么分手了?”

杨帆依然没完没了地切着肉。

“我跟她在一起两年,几乎就要结婚了。但在回不回来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我想回国,但她不愿意,我们谁也不肯让步,后来没办法继续,只能分手了。”

一阵沉默过后,成茵问他,“那你现在……后悔吗?”

杨帆没立刻回答她,过了一会儿才轻轻摇了摇头,搁下刀叉,目光眺向远处。

“因为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两个人相守在一起,靠的不光是花前月下的甜蜜,最重要是得合拍,要有共通的价值观、见解、背景,有聊得来的话题,最好——” 他的声音忽然间从凝重转为空灵,“还是同一个年代的人,这样的话,至少不会产生代沟。”

成茵本来笑吟吟的脸蓦地僵住,脑子里扭成错综复杂的一张网,就在这流水一样温情脉脉的交流中,有什么东西忽然变味儿了。

“你,你的意思是……”她不知为何,心里掠过一阵冷飕飕的风。

杨帆终于把目光从远处收回,转到成茵脸上,“成茵,你还是太年轻了,所以容易被一些假象迷惑。我不知道你究竟喜欢我哪一点,但我相信,你喜欢的那个人未必是真实的我。”

成茵的脑子里轰轰作响,“年轻”、“假象”、“迷惑”、“想像”这些词汇像碎石一样不由分说朝她砸来,她来不细思索,急急地辩解,“不是的!我喜欢的人就是你!我……”

她突然有种张口结舌的感觉,杨帆说得难道一点都不对吗?她对他又了解多少?她关于他的消息几乎都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而少女时期那些记忆又怎能在此刻拿出来作呈堂证供,只能白白让杨帆觉得她幼稚。

“其实,我是个挺无趣的人,一工作起来常常忘了时间,又不太会哄女孩子开心,可你不一样,你活泼好动,注重生活细节,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围着你转,如果你跟我在一起,有一天说不定会后悔……”杨帆淡淡地继续往下说。

“不!我不会!”成茵出于本能还想辩解,但当她的目光接触到杨帆那双依然含笑的眸子时,她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有一种拒绝,看似贬低自己,实则以退为进,而他的真实意思已然不言自明。

原来他今天这样隆重地邀请她共进午餐,并非为了和她共叙前缘,只是为了找个借口甩开她。

这竟然是一场她毫无心理准备的鸿门宴。

犹如一盆冷水自头顶浇下,成茵浑身上下顿时凉透!

苦涩从冰冷的心头缓缓蔓延开来。

“这么说,你今天约我出来,并不是想跟我……你根本早就想好了要拒绝我的,对不对?”

成茵脸上,初见面时的明媚早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大受打击后的不知所措。

杨帆有些不忍,但除了实话实说,他没别的办法,“对不起成茵,我想我们……不太合适。”

“为什么?”成茵忽然感到愤怒,“既然是这样,你为什么还要跟我见面?你直接告诉三哥这事没可能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