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开店(第2/2页)

向阳路有县里最好的向阳小学和肃阳中学,远秋就在肃阳中学读书,远冬开学后也升入了这所学校。

远夏决定将远春也转到向阳小学去,重阳也过去上小学,虽然离家比较远一点,但中午他们可以去爷爷的租书店里吃午饭,还能帮助爷爷照看一下店铺,放学时一起回家。

既然要把租书店开到向阳路上,面向的受众是中小学生,除了小人书,应该准备更多一些文史类的书籍,远夏决定再去越城买一批书回来。

如果开学前马安民不去越城,那他就等开学后再买了邮寄回来。

远夏跑了几天,终于找好了店面,位于向阳小学和肃阳中学之间,是一座民房的一间屋子,每个月租金5.5元。

房子比较大,他准备让爷爷做个书柜隔起来,前面做店面,后面可以做饭。

等铺子布置好,就将牛家的房子给退了,以后远冬晚上就在店里搭铺睡觉,他放假回来也可以住这边。一切以缩减开支为目标。

远德厚本来怕花钱,听远夏这么安排,觉得也不错,只比原来多花了两元,就能拥有一间店面。

更关键的是这里离孙子孙女的学校近,几个孩子中午都有地方吃饭,他对这点极为满意。

看好店面,远德厚便开始动手做书架和桌椅。不仅靠墙两面要做书架,房子中间也做个书架跟后面隔开。

将来还可以一边租书,一边卖书或文具,有这样一爿小店,足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了。

远德厚听着孙子的规划,惊叹孩子的远见。开租书店确实要比他做木工要靠谱多了,做木工不光需要手艺,还需要气力,他年纪大了,越发力不从心,做不了多少日子。

而租书店则轻松多了,坐那儿登记收钱就行,又不担心日晒雨淋,赚得虽然不多,但也足够养家糊口了。

临近开学,租书摊便陆续将书收回来,逐渐不外借了,只能在这里看书。并且告知每个借书的人新店的位置,如果有需要,可以去那边看书。

所以这店还没开张,广告就做出去了。

胡美莲在得知远夏考上大学之后,回来了一趟,但是碰上铁将军把守大门,家里一个人也没有。远夏和爷爷去买木材了,远秋几个则在守书摊。

胡美莲从邻居那儿得知家人的去处,赶到少年宫那边去看了一眼,一个暑假下来,几个孩子都晒得乌漆墨黑,但都很健康快乐,见到她时也没有谁表现得难过和特别欢喜,连重阳都不跟她亲近了。

胡美莲拿了十块钱给远秋,让她交给哥哥。

远秋不肯收,胡美莲哭了:“我是你妈,又不是外人,这是给你哥上大学用的钱,你拿着啊。”

远秋小声地说:“哥哥说他上大学每个月都有生活补助,我们不要你的钱。”

胡美莲说:“那他总要别的花费吧,你不拿着,就是没把我当妈了。小秋,你们是不是怨妈妈啊?”

远秋咬着唇不答话,但也没再把钱推回去。

远夏得知胡美莲送了十块钱来,有点哭笑不得,这还不如不送来呢,缺她这十块钱吗?收了她这十块钱,她心里还觉得给了自己多大恩情呢。

不过他也没送回去,不是找不到地方,而是不想去见她,将来赡养她总归还是逃不掉的。

郭志强的子女是不可能给她养老的,他们兄妹几个也逃不掉赡养她的义务,等非见不可时再说吧。

暑假剩下的日子,远夏帮爷爷做好了书架和家具,将租书铺布置好,挂上了“远方书屋”的招牌,该添置的都添置好。

远德厚还做了一张可拼拆的木板床,白天就收起来放在后面,夜里远冬就在铺子里拼装上睡觉。

8月底,他们将书摊收了,搬到了铺子里,刚开始生意很清淡,等中小学开学后,生意就红火了起来。

远夏也彻底放了心,带着远冬在这里住了几晚,再三叮嘱他一些事,比如注意防火,千万不可大意,屋里全都是书本和木架子,都是极易着火的材料。

远冬表示自己已经铭记在心,一定会小心再小心。

9月4日,远夏背上自己的行囊,带着全家殷切的期盼和浓浓的不舍,踏上了去越城的列车,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七十年代末的火车还不算拥挤,因为招商引资才刚刚开始,外资观望者居多,还在以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个神秘而陌生的东方国度,尚未有私企招工,也就很少有人员流动。

当然,远夏知道这是喧哗前的最后一刻宁静。他在“哐当哐当”的车轮撞击铁轨的声响里,听到了中国这条巨龙脉搏变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