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第2/2页)

一句“大丈夫谋天下”直接道明了他的来意。

算起来,除张子房外,姜舒是头一回遇到这样胆大且目标明确的谋士,此人将野心明晃晃地写在脸上,他就是要推翻旧制,另择他主辅佐登位。

不得不说,面对这样的人,姜舒是有一定压力的,他站起身走下台阶,靠近对方问:“在你看来,我是明主?”

“是。”

“为何?”姜舒语气平静问,“雍州荀将军,沂州柳刺史,沧州高将军,还有凌州自立为王的前刺史苏眠,他处不乏实力强劲者,你为何不选他们?”

“使君觉得我应该选他们?”

“不,但我需要知道你投靠的理由。”姜舒凝视他的双眼道。

卢青与他沉默地对视片刻,继而温和地微微一笑,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道:“我派有言,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不同形势、不同人群,区分以待之,方能凝聚各方势力为己所用。

“各州刺史的确各有所长,却是各不相谋,然观姜使君,于雍州以道义感化施恩,于沂州以诚信结交为友,于青州以兵事谋略威慑,于郇州以廉政仁德爱护,此四州合并已是半壁中原,故我认为使君有圣人之风。”

看见他成竹在胸、侃侃而谈的模样,姜舒忽然能理解西南王为何会被此人骗得团团转了,开口夸赞道:“说得不错,不愧为善于言谈辩论的纵横谋士。”

“使君谬赞。”

“我认可你的能力,但还需给你一道考验。”姜舒旋即说道。

他知晓纵横家大多有遵从主观政治想法为人出谋划策的特征,换个说法便是朝秦暮楚、事无定主,虽说现在不是那个多国并立的时代,但混乱的局面却有相似之处。

卢青并非他原小说中会出现的角色,他不够了解对方,况且此人还有过背主的前科,所以在确定是否任用对方之前,必须给予一定考验。

卢青一副意料中的模样道:“使君请说。”

“你既擅长纵横捭阖之术,那么眼下,我正好有一任务交予你。”姜舒转身回到原位道,“我有一谋士被困于慕容部都城,而再过不久,段部将会出兵攻打大潼城,我欲亲自率兵前去相救,然途中必要通过弋陵郡。”

卢青稍稍偏头,问:“这位谋士可是谢从事?”

“正是。”

“使君要我做什么?”

“你可能不知,慕容洸此时已为宇文部所控制,宇文部正往慕容鲜卑地盘部署军队,弋陵郡同样拥有宇文与慕容两方守军。”姜舒简单地说明情况道,“我要你做的,是说服宇文部与我们短暂合作,届时牵制住慕容部军队,让开通道,放我军通过。”

卢青闻言,倏而皱起了眉思索。

姜舒见他无回应,便问:“做不到?”

“不,此事不难,三日即可办成,吾只是有一事不解。”卢青抬眼看向他道,“谢从事虽出身高贵,却也只是使君手下的一位谋士而已,使君派人前去相救即可,何必亲自犯险?”

姜舒明白他的顾虑之处,大约是担心自己是个任性妄为之人。

其实于他而言,自身的安全恰恰是他最不担心的,且不说张子房一直在兵器坊制造火绳槍,如今已给他配齐了一支八人护卫队的槍械,有这等武器在手,他很难受到伤害。

就算真的运气不佳受了伤,也可以从游戏商城兑换各种药品续命,更别说他还有召唤玩家这个利器了。

只要他在哪,哪就有源源不断的玩家。

这才是姜舒决定亲身去救谢愔的原因,毕竟战场上的不定数太多,大潼城是多方势力聚集的混乱之地,谢愔又处在这个混乱的最中心,光是派人过去营救,他实在放心不下,唯有亲自前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状况,他总能利用玩家破解。

但这一理由无法对卢青阐述,姜舒只能回道:“谢从事不是普通的谋士,他是我的至交,也是青州之战最大的功臣之一。”

卢青听闻此言,不由生出猜测,既被定为功臣,那么谢七弦被俘之事应当并非如传闻所说的那么简单,兴许当下鲜卑三部之混乱,便是由他从中推动。

若是如此,姜殊对其这般看重也就可以理解了。

同样身为谋士,卢青自然知晓愿意为下属舍命犯险的明主有多难得,心底亦期盼有朝一日,自己立下功劳时,可以得到主公的珍重爱惜,于是义无反顾地拱手道:“吾愿接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