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第2/3页)

慕容洸神色微微凝滞,忽然间好似受到了什么启发,看向他的眼中漾出光亮:“你的意思是,要借他人之手?”

谢愔嘴唇线条平直,冷静地开口:“若能借他人之手,自然最为妥当。”

慕容洸点了点头,随即起身,一副冥思苦索的神情在殿中踱步。

谢愔低着头,端起茶杯饮了口茶,室内寂然无声。

过了一阵后,慕容洸打破沉默:“他可借段氏之力,我亦可向宇文部借兵。”

谢愔抬眼看向他半明半暗侧脸,给出建议道:“这怕是不妥,宇文部素来强势,届时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你说得不错,不过我欲联系的并非宇文部首领。”慕容洸侧身朝向他,面色一派坦然,仿佛早有此想法,只是在此时才吐露出来,“左大将宇文透乃宇文英硕的侄儿,而我阿母是其亲妹,若请他出手,看在亲缘关系上,应当会遵守承诺。”

谢愔凝然不动,状似在衡量此计的得失利害,安静良久后,他抬起头道:“若有此关系,倒可以一试。”

接触到他暗含肯定的平和目光,慕容洸突然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莫大的信心。

一旦有了大致的计划,他便瞬时从对自身性命安危的焦躁不安中脱离了出来,又恢复成了一副温文儒雅的虚伪模样,坐回原位,浮起微笑彬彬有礼道:“谢舍人先前所言有理,我的确应当趁此时机尽快收拢民心,具体该从何处实施,还请谢舍人指教。”

·

“匈奴大单于呼延攸暴毙,其次子谷蠡王与其妻颛渠阏氏欲篡夺王位,被左贤王呼延蛮蛮联合左右大将所斩杀。”

姜舒打开盖有卧龙阁印章的密信,看到的第一条情报便是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

他想要知道更多的有关匈奴王庭内乱的细节,奈何卧龙阁刚成立,可搜集情报的人员不多,且自从尹云影离去后,匈奴那边就缺少了能够打探到上层秘闻的间谍,所以目前可以获知的便仅是这般笼统的消息。

匈奴势力在北地盘踞已久,根深蒂固,此番匈奴王的逝世,无疑会引起北地局势的巨大震荡,就目前来看,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两处,一是在雍州,另一处则是在浠洲。

因为王庭内乱而无瑕顾忌雍州地盘,荀凌便乘机率领五万大军北上收复失地,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未遇到什么阻碍。

同时,邢桑又凭借其在匈奴将士中累积的威望,借机收拢了数支被左贤王击败的原属于谷蠡王势力的匈奴溃兵和少数羯胡奴隶,短短一月便拉扯起一支万人大军,以极为迅猛之势掉头向西,攻下了浠洲培林郡,据地自称培林太守和冠军将军。

邢桑背叛匈奴是在姜舒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他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依旧令他心生敬畏。

果然主角还是主角,不会因为剧情的变动而影响他称王称霸的实力。

按照邢桑目前的行动分析,他的目标尚且定在西部,那么今后势力壮大,必然会与盘踞浠州的氐族产生冲突。

虽说邢桑势力的壮大并非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氐族同样不好惹,这二者若是碰上,彼此消磨兵力,于他而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姜舒心中计算着,移开了目光继续往下看。

本以为匈奴王逝世的消息已足够令人惊讶,没想到下面还有更离谱的。

自今岁开春以来,氐族便举大军南下江州,发兵攻打等日延、晴支等郡,江州刺史王词信心满满地屡次率军迎战,屡次败北,却满不在乎,也从未想过要寻求支援,直至州府所在的永梧郡被攻陷,他才终于害怕了,舍下江州东南等地的郡守县令们苦苦抵抗,自己则仓皇南逃,躲去了黄州。

看完这条消息,姜舒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王词这一走等同于将江州地盘打包送到了氐人的口中,于国于民都可谓是一大罪人。

不过考虑到其定山王氏的出身,他怕是也不在乎背上这点骂名,身为车骑将军王怿的亲弟弟,纵使做出了这等不负责任之事,也不会被朝廷定罪。

姜舒略无语地摇了摇头,接着往下看。

因有江州刺史的离谱事迹在前,在看到朝廷那边的争斗时,他已不觉得惊讶。

自段英雄带乞活军离开凌州,西南王裴新便以平叛不利的罪名革去了苏眠凌州刺史之职,并下诏自封为凌州、淮州二州牧。

苏眠在孔氏的庇佑下威风多年,又哪里肯受这个气,左右他已经被西南王盯上,不管接不接受朝廷的指令都是死路一条,索性拥兵自重,突袭打下了兵力空虚的西南国,在凌州一带割据称王。

西南王为此又气又急,对外宣称要亲自率大军扫除叛贼。

但事实上,就间谍获取的情报来看,西南王此举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