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三章合一(第6/7页)

徐海信就更不可能了,他知道这机器有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他等着给何熙报信呢。

于是,一个人不少,都等在了这里。

这一次没有改造的发动机依旧是两个小时停止了转动,可经过改造的发动机却在又过了48分钟的时候停了下来。

这会儿已经晚上8点了。

但山中寿喜居然又说:“接着测试。”

王川华和邬大河面面相对了一下,只觉得似乎有点不好,但是也说不出哪里不好,一两分钟很正常不是吗?

第三次结束的时候已经夜里十一点,几乎所有的人都累的睁不开眼睛了,吴处长已经在旁边眯了一会儿,只有樱花国的人,还有王川华和徐海信他们几个没睡,一直等着。

这次结束,徐海信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第三次改进过的发动机是未改进的发动机停下后42分钟停下的。

而山中寿喜又说了句:“接着来。”

等着天亮的时候,已经进行到了第7轮,王川华完全不困了,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而徐海信此时此刻终于知道,何熙的后手是什么。

转子发动机的转子在腔体中运行的时候,只靠顶点一线与腔体接触,进行密封,这个东西就叫做密封片,或者密封圈。

何熙改进了这里,减少了漏气,可以节油30。但是,密封片是极为容易损耗的,他不知道何熙的改进是什么,但他知道,越密封,接触面越大,越容易损耗,密封是关键,但寿命也是关键,总不能一台车跑上几千公里就要换密封片吧。

油耗是低了,零配件损耗增加,不还是不治本吗?

何熙的重点在这里,她只改了样子,没拿出最核心的材料。

所以,这东西开始是管用的,但随着里程的增加,现在磨损越来越大,一桶油400公里,这才2400公里,改进过的发动机已经只比没改进过的晚停止30分钟。

最多5000公里,就完全失效了。

可谁家的车子五千公里一修呢!

徐海信和一夜没睡的霍知松、郑文华相互看了一眼,此时已经完全放心了。没有人会买这样的技术的。

而王川华这会儿心里已经叫着不好。

他的确做了耐久性试验,但是并没有进行这么长,也没有这么连贯,主要是何熙太厉害了,这丫头拿出来的东西,哪里有不好的。

他想着这丫头已经申报国际专利,而且他测试出来真是节油30的数据,就没多想。

他现在才知道,何熙虽然来找,但并没有多慌乱,是因为她知道有问题!

作为一个柴油机厂分管生产的副厂长,他几乎立刻就明白了问题:材料!

这个专利不仅仅是对密封圈结构的改进,还有材料!

王川华冷汗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边翻译已经在问:“山中先生,还需要再测试吗?”

山中寿喜此时是疲倦带着愤怒,他被骗了!

这个夏国人根本没有专利,他偷了何熙的专利,让他放弃了和何熙谈判的机会,结果呢,他什么都没有!

要知道,何熙是什么样的人,那个女孩简直厉害的过分,他都能想到,再次开启谈判要付出什么代价!

一切都是因为他!

他看向了王川华:“王先生,我认为这款改进完全不达标。你骗了我!”

这几乎是给这场合作下了结论。

王川华虽然知道这个损耗率实在有点高,却还是忍不住地要为自己争取:“不不不,只是半成品而已。其实这也比你们原先的结构要强。材料不过关,你们可以进行研制,我们可以就这个技术进行合作。”

这个结构改造是真不错,而且山中寿喜对王川华这种人很了解,只要有点好处,他们就愿意将技术奉送,远比何熙好谈条件。他可以把价格压得很低。

但是山中寿喜脑袋里立时响起何熙的话:“我是申请了国际专利的,你的车是要在国际上卖的。”

这个便宜他还真不能要。

最重要的是,偏偏又让他看到了希望,何熙什么都知道,她手里有真正的技术!

他顿时又充满了希望,立时对吴处长说:“吴处长,我需要和何熙来谈这个合作,马上就谈。至于这位王厂长,我不要再见到他,他是个骗子!”

吴处长并不是专门搞技术的,完全不懂这些实验的意义,不过徐海信已经小声解释过了。

他现在已经知道,虽然山中寿喜没明说,但王川华的确是贼喊捉贼,这家伙偷了何熙的专利,想要借此谋个前途,却没想到何熙留了一手。

现在倒好,在外宾面前丢了脸,他们机械厅还白欢喜一场。

不过,好歹何熙也是海州厂的,又是海州人,虽然要独资吧,吴处长觉得,还可以跟她谈谈,就跟隔音罩似的,双方合作生产也挺好。

所以总算有了点安慰,回答说:“真是不好意思,山中先生,我们内部管理不严,让您看笑话了。这忙了一晚上,要不我们先去洗漱一番,吃个饭,我把何熙叫过来,慢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