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姑姑的为难(第2/4页)

刘小青面色发窘,没说话,过一会儿出了宿舍。

秦楚手里捧着外国小说,伸伸懒腰:“小青要面子,你这么说,她要恼死了。”

“我又没错,她要是想不明白,我也没办法,录音机她借的时候,也是我想用的时间,我没那么无私,舍己为人,这次说清楚也好,直截了当一点,总比我在后背说她小话强。”

田馨也明白,刘小青就是着急学英语,田馨这有现成的录音机,她觉得都是舍友,借一借没关系,缺乏点界限感。

但这种行为令田馨不舒服,与其每次找借口不借,还不如一口回绝。

算算日子,这周五就是中秋节了,算上周末,田馨能放三天假。

苏蔚冬之前说,中秋去他姑姑那拜访。

田馨和苏蔚冬提前买了东西,无非就是糕点和白酒。

还是赵桂芬特地写了信过来,嘱咐苏蔚冬,他调来了首都,亲姑也在这边,于情于理都应该登门拜访一下,礼数不能亏,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跟他们小辈没关系。

既然是赵桂芬的想法,苏蔚冬想想,也就遵从了。

自从苏全国去世后,他们家跟奶奶那边亲戚联系就少了,姑姑苏全友也好几年没见过。

苏全友在街道办上班,丈夫叫杜巍,是供电局的职工。生了一个女儿叫杜双双,今年上初二,夫妻俩就这么一个女儿。

苏全友住城南,挨着护城河,是供电局分的房,前几年才搬进去。

苏蔚冬手里有苏全友的地址,这回是第一次过来。

按照地址,两个人七拐八拐,倒了两趟公交,总算到了供电局家属楼下。

房子在二楼,敲了门,开门的是苏全友。

显然她没料到苏蔚冬能登门,惊喜道:“蔚冬,你咋来了?快进来。”

田馨和苏蔚冬结婚时,苏全友工作忙,没来省城,但也见过田馨的照片,打量一番,称不上热络:“你是田馨吧。”

田馨挤出一个笑模样:“姑姑中秋节快乐。”

苏全友嗯了一声,把东西接了过去,招呼丈夫和女儿过来。

田馨扫了一眼,家里还有别人?客厅上坐着两个人。

杜双双胖胖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长得像爸爸:“表哥表嫂好。”

杜巍不苟言笑,寒暄了两句。

客厅果然还有客人,田馨定睛一看,还是熟人。

张秋莲和苏蔚江稳稳当当在沙发上坐着呢。

张秋莲一家灰溜溜回到老家矿上,想起老大一家就恨的牙痒痒,这回带着儿子过来,是有事求孩子姑姑。

苏蔚江还有一两年就毕业了,儿子有出息,是大学生,张秋莲琢磨着,想办法让苏全友在首都给儿子找份工作。

家里这一代人,最有出息的就是苏全友,这是亲姑姑,哪有不帮忙的道理?

趁着中秋节,张秋莲打了两张火车票,过来跟苏全友叙旧。

她早上才到,聊的正火热,谁想的到,苏蔚冬两口子也来了!

适才,她添油加醋说了不少老大家的坏话,苏全友本来就不喜欢赵桂芬,她这么一挑拨,一开门对着田馨也没好脸色。

张秋莲心中暗喜,表面热情道:“蔚冬来啦?我听说你工作调首都好几个月了,挺好的,离你姑姑近,有个照应。”

张秋莲的挑拨果然奏效,听到几个月,苏全友不由得皱眉。

田馨接道:“之前工作忙,也不安稳,蔚冬就想着,等我过来再一起拜访姑姑姑夫。”

苏全友嗯了一声,似乎不太瞧得上田馨,也没抬眼。

苏蔚冬攥攥田馨的手,田馨摇摇头,没吱声。

在客厅,关于田馨的情况,苏全友问个遍,她不满意道:“首都贸易大学?也不算顶尖的学府。”

张秋莲在一旁敲边鼓:“可不是吗?怎么也得考个京大,才能配得上咱们蔚冬。”

苏蔚冬冷笑一声,道:“总比省城的大学要好,对吧。”

苏蔚江考了省城的普通大学,张秋莲逢人就夸,说儿子学习好,有出息,如今瞧不上首都的大学,确实说不过去。

张秋莲红着脸,争辩说:“国际贸易,这啥专业,以后毕业怕是找不到工作。”

苏全友听了张秋莲的挑唆,觉得田馨是搅家精,把家里搅合的鸡飞狗跳,跟她婆婆一样,都不安分。

于是,苏全友的态度就不太友好,给田馨开始立起规矩:“田馨,我们这个家庭,最讲究父慈子孝,要知礼懂事,不能顶撞长辈,你嫁给了蔚冬,就是自家人,以后洗衣做饭,家务活,都得拿得起来,蔚冬在外面赚钱不容易,你得当好贤内助,就算他有哪句说的不对,你当妻子的,也得包容着,女人得靠着男人,不能太倔。”

这番话出口,田馨都听愣了。

不愧是李改花的闺女。

苏全友是苏蔚冬的姑姑,作为长辈,她应该尊敬,但苏全友把她这么踩,田馨也不乐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