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第4/7页)

帝王的语气甚是平静,可这看起来便是对这结果不满意。

刘昊在心里捏了把汗,正想说话的时候,门外传来柳存剑求见的请求。

柳存剑从前些时日就被陛下派出去做事,如今方才回来。正始帝看了眼刘昊,这便是让他放人进来。

柳存剑进来后,并非是自己一人。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

那便是柳存剑的妻子。

柳存剑与那女子一起行礼后,单刀直入,“陛下,正如您所料,除了赵,李,徐,陈等几家南渡外,窦氏,虞氏,恒氏等等这些大族,都已经在抓紧时间修筑角楼和瞭望塔,而且市面上,铁石的买卖交易,倒是有些泛滥。”

正始帝平静地说道:“还有呢?”

柳存剑身后的女子出列,声音清脆,“陛下,成江上已经摆满了渡船,正是生意红火,就连买卖镖局,半年来所接单,多是往那处去。但是最近一月,时常会有水寇在江上出没,掠夺过往船只。因着成江附近的城镇并无水军,无法与之相抗。”

她舔了舔开裂的唇角,然后又说道:“属下寻了相熟的镖队,混入其中试探了几日。又和水寇交了两次手。属下以为,这些人形形色色,有披皮的正规兵马,也有是操着古怪乡音的贼人。但这其中却有另一番古怪,在那水寇中,当有倭人。”

正规军会跟水寇混在一处,实在正常。

如今成江附近正是最乱的时候。

有想要渡江的,自然有想要拦着的,有希望世家狂逃的,自然也有不希望世家出事的,各有不同的目的,做法自然就不尽相同。有人想要搅乱这江面上的事情,当然不可能将自己的踪迹泄露,只能扯一张水寇的大旗。

可即便再是内斗,这都是自己人的事。

倭人,那便不同。

刘昊像是想起了什么,轻声说道:“陛下,先帝还在的时候,奴婢记得是永宁十二年的时候,曾有倭人来袭,当时水军还在,大将长平将倭人打回老家,从此这数十年间,沿海一带都很是太平。不过距离此事,已经过去二三十年,长平已老,水军也基本都没再操持起来,除了之前陛下训练的那一只,便……这近年来,倒是偶尔再听到沿海被骚扰的消息。”

正始帝看向站在柳存剑身旁的周君立,“可寻到那倭人的根脚?”

周君立苦笑着说道:“陛下,倭人的言语与我等全然不同。属下虽然抓住了其中一个,不过实在难以分辨他们的语言。而且那人贼是狡诈,险些给他逃了出去,属下只能杀了他。后来因此惊动到了水寇,属下伙同镖局的人烧了他们两艘船,便带着人逃了。”

正始帝扬眉,眼底露出赞赏之色,“不错。”

水寇在水面上讨生活,靠的不只是武艺,更重要的是会水,和船只水手。

如果缺少了这几个,便是寸步难行。

烧船绝对是让他们最痛的事情。

柳存剑和周君立特地跑了一趟,自然不会只为了这两件事,等他们悉数说完,再行告退后,正始帝方才将注意力重新落在桌上那份跟焦世聪有关的文书。

刘昊谨慎地说道:“陛下,焦世聪虽有过错,不过此人和焦明香乃是亲戚,这其中该有还未查出来的迹象。还请陛下……”

正始帝懒懒地说道:“寡人在你刘昊的心目中究竟多愚蠢?难道寡人就是那种会冲冠一怒不动脑子的人吗?”

刘昊呵呵一笑,不敢接话。

这要人怎么说呢?

虽然不至于如此,可是陛下一旦起了脾性,便不依不饶,这却是常有的。

帝王的手指点了点桌上这东西,淡淡说道:“这狗东西是该死,不过不是为了此事。如果因为此事杀了他一人,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这世上要让事情广为流传的最好办法,那便是禁止它。”

所以正始帝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刘昊:“没有谁敢在陛下的眼皮底下偷龙转凤。”

正始帝踹了刘昊一脚,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傻子,“这心里想的事情跟面上想的事情能会一样?你这是掩耳盗铃。”

刘昊不由得苦笑,陛下这实在是苛求。

正始帝理所当然地说道:“寡人固然能够让整个朝廷都布满眼线耳目,可这样便忒没意思了,原本朝臣就是那木讷的样子,再是一成不变,那寡人可要郁闷死了。”

不过这焦世聪敢于说出这样的话,便正是因为他觉得没什么,如果他真的觉得自身的跟莫惊春有什么,那他才真正不敢说出这话。

一件东西是假的,自然有人暧昧抹黑当做是真的。

可当真正成为真相时,却无人敢涉及。

刘昊欠身说道:“陛下,不如交给奴婢去做,保管这坊间不会再有这样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