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6页)

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孟心远绝不能让人知道他和魔物生了个孩子。

若想永久保密,最一了百了的方法,就是毁灭证据,杀了伶舟。

对于伶舟,孟心远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共同生活了数年,虎毒不食子,他对伶舟,也不能说没有感情,更下不了杀手。

可惜,这么一点稀薄的父子情,分量太轻了。远远比不过孟心远想要的那个扬名立万、受人景仰的未来。

虽然伶舟继承了半魔血统,但毕竟当时年纪还小。孟心远知道,自己离开之后,伶舟活下来的概率不大,很可能会被其它魔物吃掉。

当然,凡事没有必然。孟心远也考虑过,如果伶舟没死,还独自在九冥魔境长大了,可想而知,他会变成何等恐怖的存在。

到底是做了亏心事,孟心远担忧,如果伶舟活了下来,有朝一日也离开了九冥魔境,会记恨他今天的抛弃,找他麻烦。

于是,孟心远一不做二不休,狠下心来,利用邪法,剥离了伶舟的心魂,偷偷带走了。

心魂乃人神之精髓。失去了它,人的心脏会渐渐失常,走向慢性死亡。

但是,孟心远没有想到,强大的妖魔的内丹也可以充当兴奋剂,维持伶舟的心脏的正常运行。

这是伶舟在心病第一次发作时偶尔发现的。这就是这么多年来,伶舟时不时就会去九冥魔境走一圈,猎杀强大魔物的原因。

心魂被偷走了,受影响的不止有身体,还有感情。

因为心魂残缺,伶舟与寻常人相差甚远,他冷酷无情,独来独往,几乎没有感情,只以兽性本能生存。

除非心魂回归,不然,伶舟永远都不会拥有正常人一样丰富的感情。

但没有感情,不代表伶舟不会记仇。记仇可不是感情本能,而是生物本能。

孟心远偷走伶舟的心魂,一来是存了让这个孩子自然心衰、慢性死去的心思。二来,也是留作防身的筹码——他估计还有一些秘密的后招。万一伶舟还是找上门来了,他也可以用伶舟的心魂来牵制对方的行动,以求自保。

按照孟心远的预想,他带着“在九冥魔境里存活几年”的传奇故事、以及一大堆奇珍异草回家,一定会受到族人重视,还可以将当时名不经传的孟家振兴起来,甚至跃升为仙门大族。

可惜,他料错了自己的弟弟孟睢的反应。

孟睢是当时的家主。失踪的兄长居然没死,还野心勃勃、载誉而归。这事儿一旦传开,孟睢现在的家主地位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为了摸清孟心远的底牌,孟睢表面装作真心支持对方,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某一次,两人一起喝酒时,孟心远说漏了嘴,透露出自己在九冥魔境里有一个儿子。

底牌摸得差不多了,孟睢就出手暗算了孟心远,占了对方的法宝,还将对方逐出了家门。

当然,他没忘记将孟心远和魔物苟合的丑事在家族内宣扬了一通,还借此威胁孟心远:如果他敢回来报复,这件丑事,很快就不止孟家人知道了,还会传遍仙门百家。

伶舟的心魂,混在那堆宝物里,就这样落入了孟睢的手里。

孟睢并不知道这东西有其它用处,譬如可以拿来做威胁伶舟的把柄。毕竟是半魔的心魂,想着或许有大补之效,孟睢就贪婪地吃下了它。所以,这厮明明已经很老了,外表却只有五十岁上下——伶舟的寿命那么长,他的心魂自然也有强大的延寿作用。

但福祸相依。因为这一批九冥魔境的法宝,孟家内部也不再平和。争夺、内斗持续了数年,这个小家族非但没有振兴,还逐渐走向了分裂、消亡。

孟睢的家主也当不成了,他打算换个地方生活。

也是在这时,他翻阅了孟心远留下的手札,才得知这心魂是孟睢偷回来的。再兼之,当时的伶舟已经从九冥魔境出来了,其半魔身份,在修仙界引发了颇多传言,只是都没有得到证实。

结合这本手札,孟睢立刻就意识到了,传言里的半魔,就是孟心远的儿子。

在早年,两人就因心魂一事交过手。孟睢侥幸逃脱后,吓了个半死,于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四处躲避,隐姓埋名,唯恐伶舟会再次找到他。

直到近年,伶舟很久没有大动作了,连一点儿风声都打听不到。孟睢就以为,伶舟已经像孟心远的手札里写的那样,因为心魂被夺而衰亡了。没了伶舟,孟睢终于蠢蠢欲动地冒头了,还当上了观宁宗的乘龙快婿——这要是在从前,孟睢可没胆子这样大出风头。

……

无数模糊的画面在碎裂重组,桑洱的眼睛仿佛被星火所迷,她捂着眼,深深地呼吸了一下。

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那个孟心远也太虚伪了。想杀子,却不愿意承担那份罪恶感。嘴上说得好听,什么虎毒不食子、动不了手,实际上,这家伙做的每一件事——把伶舟扔在九冥魔境、偷走心魂,哪一件不是为了把伶舟置于死地?区别只在于没有亲手捅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