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4/4页)

他知道妻子并非畏惧雷电风雨,而是担忧远在战场的亲人。

黛玉默默握住他的手,看着周黎蘅近来有些清瘦的面容。

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如此,日夜辛劳夜不能安。这在西北的,也是他打小的挚友,是他关心的人,更是他在乎的大周国战。

夫妻两人在灯下静然安坐对视,不必多言,就各自心下俱安。

周黎蘅替黛玉理了理软枕,按着她让她歇下,他的笑容在灯光下越发温柔而令人心安,他轻声道:“若是易地而处,只要咱们夫妻在一起,便没什么可怕的。现在他们必然也是如此。”

他从黛玉手里抽出玉佩,放在她枕畔:“别担心了,睡吧。”

--

五日后,西北的捷报传入京城。

画眉公公站在阶下,一向如木雕似的面容,罕见也带了几分明显喜色,见到来者身影,连忙亲自迎下去:“明阳侯,陛下等着您呢。”

明阳侯是个脾气温和的人,也是个颇为内敛的人,可这一日,他脸上的笑容简直是春光灿烂,收都收不住。

而他也没有必要再收着了。

自西北传回京城大胜的喜讯:北戎王战死通城,北戎军溃败,几乎全军覆没,理国公率军不但收复了通城,更将通城外的不少土地收归了大周,将失去了‘神王’的北戎王庭,再次往漠北深处赶了赶。

明阳侯怎么能不高兴,一来国战大胜,二来,这场大胜里,高齐宇的功劳毋庸置疑。

是他发现了孤山山脉的蹊跷,在京城向皇上请命,要不是他与林院正到了西北,大周的军队也没法偷渡孤山,装成运粮草的队伍,用火药从里面炸开通城城门,与理国公里应外合,拿下通城。

明阳侯听到这些战报时,在府里乐得转圈。

齐阳长公主立时就进宫了,要去见母亲和妹妹旬阳长公主,分享这份喜悦。而明阳侯则换好了官服,等着陛下召见。

果然,皇上在召见完老理国公后,就接着召见了妹夫明阳侯,也是龙颜大悦,对高齐宇进行了高度的赞扬。

明阳侯努力压着自己的嘴角道:“陛下,宇儿的功劳仍是侥幸,理国公总揽大局自是首功,再有卫将军以火器击杀北戎王,更是大功一件。”

皇上难得露出这样毫不掩饰的纯粹喜悦,是啊,自己关注了许多年的那个一统北戎的人终于没了。

他的不存在,对大周很重要。

皇上对明阳侯笑道:“你也别太谦了,宇儿这回自也是有大功的。”然后对明阳侯感慨道:“朕从前只觉得他是个孩子,谁知今年,先是海外再是西北,宇儿可是彻底历练出来了,从此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

与此同时在通城内,被皇上遥遥表扬为‘大人’的高齐宇,正快乐的如同孩子一样指手画脚在跟林姜讲述当日的战局。

见没有外人,高齐宇还拍着卫刃,对他开玩笑道:“人家北戎王好歹是你的疑似亲人啊,画像都为你画了不少,你说你,怎么这么心狠手辣,那炮口对着人家就去了,一点不手下留情。”

卫刃千里迢迢带到西北的,让北戎王望风而逃的那一筒火器,终究是不负众望,对北戎王实现了精准打击。

自此,北戎大军溃败,只想逃离。

高齐宇笑嘻嘻:“不过这一击过后,你终于自此清白了。”不管是大周还是北戎,再也不会有人觉得,他是北戎的血脉,是北戎王的亲弟弟。

他已经亲手送走了这位‘主动找上门的哥哥’。

林姜在旁笑着听他们两人说话。

这些日子,大军在扫尾,而她则去了一趟凤阳城,去见了见路副使,在西北新扩建的官方医馆待了几日。

看过后,她就知道为什么自己声望值涨的这么快了,路副使实在是个实干型人才。她甚至还从这回西北的援建医馆中,学到了不少经验。

这会子回到通城,是准备与大军同行,一并回京。

高齐宇说完后,又兴奋地出门去了,他是去寻左将军,他俩性格很能说到一起去。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

两人对望一眼,忽然而生的感慨一般,一起微叹道:“终于都过去了。”

我们可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