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3/7页)

林姜觉得,这就像是武侠世界里的暴雨梨花针,要是短距离之内拿出来出其不意打在人身上,就是武林高手也难避开。

“箭法和火器果然不是一回事。”平素箭法十分准,备受骑射师傅赞扬的世子,对自己总是掌握不好的枪法有些郁闷。

而卫刃则是特殊,他似乎天生就精通跟武道相关的各种器械,火器也不例外。

不过对他来说,这个小火器就有点不够用了:就这射程来看,与他用内息用力掷出的暗器距离差不多。

他还是喜欢那种像是炮一样,却可以抗在肩上,一下子就轰出去能够夷平一座小房子的‘火、枪’。

寻常人受不住这种火、炮的后坐力,只好安放在地上使用,就失于不够便携。但对卫刃来说,拎着它到处走,扛着发射,都很顺手,一般的火器他还嫌轻。

这会子看周黎蘅练习这种小巧的火器不顺手,就道:“这些原也不适合咱们,你用惯了弓箭的重量,用这个自然是觉得轻飘飘的不好着力。该让她们姑娘家拿着防身。”

林姜闻言就招呼黛玉一起试试:“我在家也练过两回,确实适合咱们。就是若不带着护具,弄得虎口疼。妹妹若是不习惯,可能还伤了手呢。”

说着就让宝石把她带来给黛玉的一副手套护腕并护目镜拿出来,让黛玉先装备上。

黛玉见那小巧的火器线条利落优美,颜色也是清亮的银色,心里也很喜欢,就随着林姜一起到庭院中来。

周黎蘅却不肯递给她:“不行,容易伤着你。”在小的火器,后坐力对女子来说也是不可忽视。

而那边,卫刃则是立刻缴械,把银色小枪递给林姜后,人都退到廊下去了。林姜在家里也试过,他并不担心。

黛玉见此就嗔了一声:“要你这样小心,姐姐会教我的。”

林姜却是在旁笑着立刻摇头:“我自己也是才会呢,还是让世子爷教吧。”

果然周黎蘅在一旁手把手教了黛玉半日,才肯交给她,之后仍旧一步三回头的到了廊下,跟卫刃站在一处,眼睛仍旧眨也不眨看着黛玉。

谁知黛玉扣了两枪,虽未中靶心,但竟是俱落在靶上。

以至于林姜回头对周黎蘅笑道:“世子爷,现在你的枪法在这个院子里,已经排第四了。”

周黎蘅:……

又听卫刃在旁边闷笑了一声,他不由转头对他道:“我还是习惯弓箭些。”

卫刃收了笑,转头严肃道:“回头,你还是与我一起去该练练趁手的火器才是。听岳父大人说起,剿灭海匪,多靠装了火器的船只,若是弓箭射程和强度却不够。”

周黎蘅点头:“我也收到过齐宇的信函,经过这一回,他也是极推崇火器的。”

且说距离当日之事已经过去了两月,如今旬阳长公主等人已经在护送下回到了京城。

谁知高齐宇先斩后奏,居然自己留在了福建。齐阳长公主是先抱着妹妹哭了一会儿,转头才发现:儿子没了!

听闻高齐宇要去海上剿匪,险些给长公主气晕过去,连太后都急的不得了:她老人家只两个女儿,旬阳长公主又婚事坎坷,与夫君不过是相敬如宾,常年见面都少,一人住参将府,一人住福建的公主府。

故而太后这辈子统共只有一个外孙子。

听闻高齐宇竟然自作主张留在了福建,太后便想去寻皇上,请皇上下圣旨让高齐宇回京。

倒是旬阳长公主为他说情,劝了太后又对齐阳长公主道:“姐姐,我观齐宇,是个胸有大志的好孩子,他既然有一腔抱负,姐姐该成全他。你放心,驸马在福建也熟谙海事,不会让齐宇出事的。”

齐阳长公主气过也只好罢了,山高皇帝远,若高齐宇执意不回,又抓不回来。

而高齐宇就这样加入了大周的水军,皇上还遥遥封了个四品的副参将给外甥。顺便把旬阳长公主驸马的官位提升到正三品督军,让他主管此次战事。

于是这些日子,高齐宇在福建待得乐不思蜀,还常写信回来给卫刃与周黎蘅,说说自己近来又学到了什么,尤其是又建立了什么功劳。

反正他的功劳是再没人敢抢的,一分一毫都要记在他身上。

听卫刃严肃一说,周黎蘅倒是微微一愕:“福建海上难道不是癣疥之疾?你这般郑重,可是觉得以后会酿成大祸?”

卫刃先是点头,又是摇头:“不,不是这弗朗吉国能酿成大患,而是这海域广阔,无数的其余国家,暗藏祸患。”

“从前没有人来犯大周,是隔着重洋他们过不来。可如今,海运越来越多,俱岳父大人说,西洋各国的海船也越来越规模庞大,利于远航。他们执着于远航是要做什么?只怕不得不防。”

周黎蘅好看的眉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