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5页)

方才林长洲那句话也不是白嘱咐的。

他让卫刃在御前好好当差,是因为皇上露出过要让卫刃担负重职的意思来。目前京营节度使可还是明阳伯代为掌管。

皇上有意把这个差事交给卫刃。

御前龙禁尉统领只是掌管宫闱内的安危,可京营节度使就是掌兵四大营,全面负责京畿安全的事务。

到时候卫刃肯定没有什么时间来管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

也巧了,他们俩都是标准的事业型人才,还都处于事业蓬勃上升期。让林姜来管这些也完全没可能,她还要管一整个太医院呢!

‘要是王熙凤在他们家负责管家就好了。’林姜甚至蹦出了这样不切实际的念头。

这才是术业有专攻,近来看凤姐儿过府里来帮忙,实在是管家界的专家,这点上,连黛玉都要自认不如,她可没有凤姐儿管家那种霸道和热情。

卫刃听她这么说,就道:“我也虑到过这里,但寻妥帖的人不那么容易。”可不是,如林家这种五代列侯传承之家,也不是每一代都能从家生子里扒拉出一个面面俱到的范小青这等管家人才来。

林姜想起一事就道:“宝石有个哥哥,据她说不是多聪明能干的,但挺老实的,看看庄子田地是没问题的。”

卫刃却摇头:“宝石是你最信任的身边人,那她的父母兄长反而不能再担外头的要紧管事。内外勾通乃是欺上瞒下最方便的渠道。你越信任宝石,反而越不要给她家犯错的机会才好,否则日后闹出什么事儿来,不是连宝石也留不住了吗?”

林姜转过来了:这就是世人常说的,哪怕相信人性,也不要考验人性的道理。

宝石她是信得过的,可谁保证宝石的家人就不会借着女儿牟利犯错?

而林姜和卫刃都身份特殊,是皇上的心腹,直接关联着皇上的两方面人身安全,要是家里下人是因情分安排的,到时候糊涂起来,犯了什么不可挽回的大错,可真是连宝石都保不住了。

所以卫刃说的人难选,并不是去买两房下人多难,而是要选出可靠的人太难了。

林姜听得头疼:“我真是不擅长这些。”

卫刃将手紧了紧,像是要给她平稳的不必烦忧的力量一样:“你不用擅长这些,我会做。”

他是跟着皇上从王府一路来到皇宫里的。

这一路经过见过的事儿太多,也知道许多他不想让林姜接触到的阴暗。在选可靠之人这方面,他早就有了腹稿也开始着手去做了。

林姜转头对卫刃笑了笑。

其实缘分真的是种很神奇的东西。就像两人还陌生的时候,卫刃就能一面锦旗送过来,替她解锁人生第一项隐藏成就一样,他似乎总是能恰到好处的补充她缺少的那部分。

两人有一种无言的奇怪默契。

正如当时林姜刚通过第五层商店的中期考核,卫刃只需要跟她一个照面,就下意识说出了‘恭喜’一样。

他总是明白的。

在这个世上,能遇到一个合拍的人,真的很难。

马车到林府的时候,卫刃从怀里取出一封信。

林姜一见就笑了:“哎,世子爷又请你做信使了?”

她跟卫刃天天见,没什么写信的必要。而一看这信封,林姜就知道,定然又是世子爷写给黛玉的。

已经正式定亲,传递信函本就不逾礼,何况周黎蘅还有一条特别方便可靠的信息链:他去上书房前,就先拐个弯去明正宫寻卫刃把信件给卫刃,等卫刃送林姜出宫的时候,再把信给林姜,林姜回到府里,总要见到黛玉——完美物流诞生了。

林姜接过来:“世子爷以后可得置酒请咱们吃。他传一封信,可是要劳动一个龙禁尉统领,一个太医院正。”这样的物流系统,怎么不得请顿大餐啊。

-

林姜回来的时候,黛玉正在她屋里看书。

她是特意等在这里的——林伯父又出京去了,黛玉担心送父亲远行的林姜会难过。

虽说林姜每回都对林伯父的出海表示乐见其成,但林如海父女,以己度人,实则是不能理解这种事业型父女关系的,总觉得林姜是在父亲每年都走的情况下,不得不坚强乐观起来。

而林姜见了黛玉,立刻眉眼都是笑。

黛玉心道,这不像是从林伯父出海,简直像是接林伯父回家一样高兴。

林姜很快向黛玉表达了自己在笑什么,她把手里的信递出去:“妹妹快收下吧,我们也算是完成使命了。”

黛玉一见,脸色不由微红。

这人,送信也罢了,但这送信的频率未免也太……

林姜接过宝石递上来的茶喝了两口,才继续对黛玉道:“这信沉甸甸的,厚度也十分可观。我倒是不明白,世子爷日日上书房,难道不用写功课,光写信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