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4/7页)

这日她坐在马车里刚上夹道,就听到宁国府震天的哭嚎之声。荣国府来接应的婆子忙道:“小林太医受惊扰了,您别怕,这是我们东府小蓉大奶奶今晨忽的过世了。”

林姜:原来是秦可卿也去了。

大概贾珍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了:他已经把此事拖得过了年,过了十五,贾家的长辈是再不容许秦可卿好起来的。

这不,正好宫里也给大皇子妃发丧,各世家忙着吊唁,没什么人关注贾家,宁国府也就趁着这时候,送走了秦可卿。

林姜到这红楼世界里来,只见过这位十二钗之一的秦氏可卿一面,说不上多难过,顶多是一份感慨:犯了通奸之罪,男人就可以置身之外,依旧坐着一族之主,莺莺燕燕无数,而女人就只能一死。

不过,这到底是贾家的肮脏事,跟她们姓林的无关。

果然,兰芝院内一切如常,贾母还特意打发鸳鸯来说过:年轻姑娘家不好往灵堂里去的,况且又不是长辈,更不是什么至亲,让她们只管在家里歇着,不必过去,免得冲撞了身子。

黛玉也只是翻了林家的旧例,按着亲戚之家冢妇之丧的规格给了白事之礼。

这份礼并不轻,毕竟宁国府才是长房,贾敬一脉才是贾家的家主,秦可卿作为长孙媳妇,就是冢妇,白事之礼自然是厚于寻常年轻媳妇过世。

只是黛玉也没想到,这秦可卿的丧礼办的这么盛大。

宝石是个多面手,此时小触角已经从荣国府伸到了宁国府,回来就跟两人描述了秦可卿送殡的盛况,还跟两位姑娘播报了贾珍的‘警世恒言’。

旁人问他秦可卿死了怎么料理,贾珍哭唧唧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黛玉一听就惊了:死了儿媳妇就尽你所有,那来日生父死了又要怎么办?贾敬他老人家还活着呢!

夏嬷嬷在旁听得只皱眉:“原以为这边就够乱了,谁成想这边倒是规矩的!罢了,横竖宁国府那头跟咱们更不挨着,姑娘们只别听别理会就是了。”

林姜想的却是,从前书里秦可卿去世的时候,黛玉并不在贾家。因为那时候林如海已然病重不起,她回姑苏林家去见父亲,之后林如海便病逝了。

不知现在林如海的身体怎么样?

而算日子,系统爸爸应该也到姑苏了。

-

而此时江南的巡盐御史府。

林如海正气的浑身打哆嗦:“我便是立时辞了官,带着玉儿归隐山林,也再不能叫她嫁入当今皇室!”

林长洲坐在交椅上,劝道:“消消气,消消气。”

此时还未出正月,林长洲是正月十五前就离开了京城,这几天他花了大价钱,从马车转船赶回了姑苏。

林如海刚见到林长洲的时候,不明就里很是高兴,立刻道:“听闻三哥得了陛下亲封的游弈使,当真是恭喜了。原以为今年三哥在京中过年后就会直接出海,我还道无法当面道贺了颇有憾处。”

林长洲却没怎么寒暄,立刻将京里的事情告知。

果然给林如海气个好歹,他就剩这个女儿,要是给大皇子这种人算计了去,那他也是白活了!

而在林如海考虑完整件事情如何行动后,就准备再抓住林长洲谈谈林姜的未来,打叠了精神苦口婆心要劝这位族兄让女儿从宫中是非里脱身的时候,才发现林长洲已经再次飘然不见出海去了。

林如海:……果然是我速度太慢了吗。

出了正月后,林姜和黛玉就收到了林如海的信儿——此次来的也不是书信,依旧是一个人。

这回来的是林家的二管家。

而这位叫范小青的二管家,今年才二十七岁,是林家的家生子。他在十二三岁上就因为行事伶俐跟了林如海做小厮,这才十来年已经混到这个位置上,就知道是个很聪明办事很靠谱的人。

他之所以是二管家,还是因为大管家已经六十岁,是黛玉爷爷时候就得用的人,在林家老仆里的地位是不能动的。

只是大管家已然老去,名为二管家的范小青其实才是林如海现在用的最顺手的一个人。

林姜听说他到了京城还忍不住道:“唉,叔父要是自己也能上京就好了,不然就这么葫芦娃救爷爷似的,一个个人送过来,叔父都要没人用了。”

见黛玉迷惑脸,林姜就绘声绘色给她讲了葫芦娃救爷爷的故事。

黛玉听了这个故事很是耳目一新,还就着这灵感给林姜做了个葫芦形的锦囊,用来替换用旧了的针囊。

且说林如海派范小青上京有两重缘故,一是此事干系重大,寻常人传话林如海不能放心,特命范小青这样心腹上京来安慰两个孩子之心。在林如海看来,女儿和侄女儿真是可怜死了,如两根小嫩苗在京中的风雨里独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