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5页)

皇商们对视一眼,各自散去,然而又发现,很快大家就在林宅门口再次相遇——都赶着来给新上司送礼来了!

原本拿不定消息不敢送,怕得罪了户部尚书,现在既然户部都有了准信儿,还不赶紧上门刷脸?

以至于初五迎财神这一日,林家迎来了京中数十家皇商。

对守门的小厮们来说,这一日是真的接到了财神!各个小厮都被塞了许多红封,这一天就赚足了好几年的月钱。

林长洲并非大周朝官员,看不起商户。

他对能靠自己本事挣下偌大家业的人,都很有好感认为值得尊重。于是将这些皇商家主都请到了书房里,与他们畅谈了一日,就‘建立京中皇商新秩序,着重发展海外经济’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皇商们都是千里马遇伯乐一样欢喜。

之前户部管着海运之事,那些科举出仕的官老爷们,对商户们不怎么看得上,对海运的了解也基本只限于‘来钱多是个肥差’。才不会想着怎么发展海上生意,怎么以商富带动经济。

对他们来说,海外的世界,就像夫人们喜欢的新奇西洋镜,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玩意。

但在林长洲眼里,海运绝不止于此。

这一日晚间,每一个从林家离开的皇商家主,都是一脸抑制不住的激动:有这样的上峰,有这样负责管理海运的游弈使大人,他们的生意定然能更上一层楼!

当然,这些来报道刷脸的皇商里面是没有薛家现任家主薛蟠的。

-

林姜非常殷勤捧着一盏燕窝粥来看林长洲:“听说父亲在书房与人谈了一日的事儿,午饭都是随便用的,这不,我特意给您留了燕窝粥。”

林长洲颔首:“不错,很懂事。”

林姜笑道:“我以为父亲会将海运生意都拿下呢。”

毕竟从前林长洲就透露过这个意思。

此时林长洲边喝燕窝粥边摇头:“不必了,为商户做海外生意和为官调度海运是不一样的。”

“独木不成林,有好大家分。”林长洲指了指桌面上的舆图:“这个世界的海域极大,许多国家都是海上孤岛之国,其上各有特产。指着我自己一个人,以这个朝代的船力,只怕三五十年也走不完一圈。”

“而这些皇商人家,原本都只是守着祖宗留下来的一两条海路,去固定的一两个国家,一年到头白浪费不少人力船力。现在由我调度,每家多去开发一条,就是十几条新路。”

林长洲看了林姜一眼:“这个父亲,这个官位,我不做也罢,做就会给你做好。”

林姜要走的是一条【天下第一神医之路】,要的是普世的名声。

将来她要做的事儿也不会只限于宫廷之内。

那无论是开设医馆、药铺,还是如她所想刊印医书,做全民性医学知识的科普,都是极其耗费金钱的营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是没钱,再好的设想都是空中楼阁。

有他在,这后勤保障工作,就不需要林姜再操心了。

林姜再次星星眼,双手合十:“谢谢金主爸爸!”

-

初七这一日,户部明文签发的海运文书下发各皇商,薛家遭受晴天霹雳。

朝廷每年共五十张出海的签子,以往薛家总能获得五到十张,也就是一年能组织船队来往出海个五到十次,可今年户部居然一张也没批给薛家!

林长洲毫不客气,也毫不避嫌的,把薛家的海运签子都划拉给了自己。

正好他可以多上岸补给几次,顺便多运点大周朝的丝绸锦缎等精妙手工特产出海。

林姜:嗯,我就喜欢系统爸爸这种好东西就是要归自己的霸道总裁气质。

薛家懵了。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林长洲做的这么绝。

薛蟠直接在家里狂怒。连薛姨妈和薛宝钗也惊骇不已:原本以为,看在贾家的面子上,看在薛家这么多年的经营资历上,林长洲便是想卡他们家想要报复,也顶多减少他们家一半签子。

没想到一份也不给,居然就把薛家踢出了海运生意的行列!

薛蟠这几天一直在各处喝酒作乐,此时酒都没彻底醒,听了这个消息上头起来,拿起门栓:“我这就要去林家问个究竟!”

薛姨妈和宝钗只得先拉住他:“你又要作死了!”

给薛蟠灌了醒酒汤后,他倒是醒过来了,放下门栓只是郁闷。

薛宝钗作为薛家的主心骨,提议道:“总归还在年节里,或许哥哥去舅舅处求求情,看能不能挽回一二。”

她也算了解薛蟠的脾气,让她去求陌生的林家,那是不现实的,以薛蟠的性格可能把人家得罪的更狠。

于是薛宝钗只让薛蟠去找王子腾。

在荣国府过了个年,她算是看明白了,别管她素日在荣国府怎么四处串门,各处和气攒情分,也比不过林长洲父女几天内大手笔的银子砸下去。现在贾赦贾珍等人都是明显偏向林长洲的,根本不会管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