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引蛇出洞(第2/3页)

“明白就好。”沈青琢转回身,继续朝前走,“起来罢。”

他看人不会错,孔尚虽性子急躁冲动,但胜在武力值高,对自己忠心耿耿,脑子里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只要好好调交一番,假以时日,便能真正为他所用。

***

紫宸殿内。

光熹帝半躺在龙榻上,元妃端坐于榻边,端着汤药一口一口地喂着。

“咳咳……”光熹帝喝了几口,便摆手道,“朕不喝了。”

“皇上……”元妃放下药碗,手指捏着锦帕轻轻擦拭圣上的唇角,轻声细语地劝道,“良药苦口,皇上若想早日康复,还是要坚持喝药。”

“爱妃不觉得,朕气色已好了许多?”光熹帝反手握住元妃的柔荑亲了一口,低声调笑道,“倘若,爱妃还想要个孩子……”

元妃想到自己流掉的孩子,登时微微一僵,又很快掩饰好神色,粉拳轻捶圣上的胸膛,语气娇羞道:“皇上……”

光熹帝又笑,两人絮絮亲密片刻,苏公公掀开帘子,“皇上,沈大人来了。”

光熹帝:“宣。”

元妃懂事地起身:“臣妾先行告退。”

“不必告退,爱妃就在这儿陪着朕吧。”光熹帝拉住她的手不让她退下,以示宠爱。

须臾后,沈青琢踏入内殿,请安道:“皇上,娘娘。”

“沈卿来了啊。”光熹帝靠坐在床头,“潘崇一案,可有什么进展?”

沈青琢:“回皇上的话,微臣今日带领锦衣卫搜查了各宫娘娘的宫殿,依旧无所获。”

“这叫什么话?难道那贱婢还能飞了不成?”光熹帝皱眉,“你当时是怎么答应朕的咳咳咳……”

“皇上息怒。”沈青琢神色如常,“今日锦衣卫大张旗鼓搜查各宫无果,幕后真凶一定会放松警惕。”

光熹帝眯了眯眼眸:“你的意思是?”

“没错,锦衣卫今日只是虚晃一招。”沈青琢微微一笑,“明日北镇抚司会放出消息,锦衣卫找到了一具面目全非的女尸,引蛇出洞。”

光熹帝面色稍缓,又问道:“东厂丢失的卷宗可有眉目?”

“这……”沈青琢下意识看了一眼元妃。

光熹帝:“沈卿但说无妨。”

“据说丢失的案卷潘厂公极为重视,本来准备亲自呈给皇上,却横遭不测。”沈青琢缓缓回道,“微臣连夜提审了相关人员,确认此案卷与东宫有关。”

“东宫?”光熹帝语气沉了下去,“又是东宫啊。”

“但东厂毕竟不是微臣所辖,不便继续深入调查。”沈青琢斟酌一番道,“因此,微臣提议,圣上可从东厂提一位管事上来,负责调查案卷相关真相。”

东厂与锦衣卫始终是两道子,他不能将手伸得太长。

光熹帝若有所思道:“你说得有道理,朕会好好考虑。”

沈青琢:“皇上若是没有旁的吩咐,臣且先行告退。”

“等等。”光熹帝开口叫住了他,“朕记得,你初入皇宫时,在东宫住了三年之久。沈卿以为,太子为人处事如何?”

沈青琢蹙了蹙眉,一时没应声。

“只当作……朕与你话家常,说出你的真实看法即可。”光熹帝目光沉沉地落在他脸上,“朕喜欢听实话。”

沈青琢眼眸低垂,回道:“臣居于东宫三载,所见所闻,太子殿下严于律己,勤于参政,为幕僚仰,为群臣敬,以宽厚仁德闻名朝中。”

这种情况下,以他的身份,断然不能在光熹帝面前主动说太子的不是。恰恰相反,他要给太子塑造出完美的储君形象,完美到成为一根刺,牢牢扎进光熹帝心里。

更何况,枕边风总会有其他人来吹。

果不其然,光熹帝听闻后,面色阴晴不定,久久未曾出声。

沈青琢耐心地等待圣上下一步指示。

良久后,光熹帝语气疲倦道:“东宫近来动作频繁,你替朕仔细盯着点。”

沈青琢应声:“是。”

光熹帝无力地朝他挥了挥手,又道:“爱妃也先回宫歇息吧。”

元妃温顺地起身行礼,“臣妾告退。”

沈青琢侧身让道,请元妃娘娘先行。

等他也退出紫宸殿时,身后传来光熹帝愈发有气无力的声音:“苏怀安,进来。”

守在门口的苏公公应声,两人错身而过时,沈青琢颔首示意,苏公公回以善意的笑容。

像是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

暮色苍茫,殿门口已挂起宫灯,元妃正站在不远处,婀娜聘婷的背影莫名显出几分寂寥萧瑟之意。

沈青琢静默地看了片刻。

这位元妃娘娘是当朝国子监祭酒的独生女,天生丽质,不但有沉鱼落雁之貌,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

她原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如意郎君,却因一次宫中宴会,阴差阳错被光熹帝看上了,不得不入宫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