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6页)

借钱?

孙文姣一下子愣住了。除了每个月固定上缴十五块钱给母亲带玥玥之外,家里几个弟弟、妹妹读书、父母看病吃药都是她出的钱,逢年过节买东买西还只是小钱,两个弟弟结婚一口气拿走一百块钱,娘家就像是个无底洞,将她手里的钱尽数吞噬干净。

现在好不容易远离娘家,手头松动一点,家里就派人来借钱了?

说得好听点,是借钱。可事实上,娘家隔三岔五地来借钱,从来就没见还给一分。

看孙文姣犹豫,孙文善不高兴了。他将脸一板,声音有些冰冷:“姐,你是家里老大,读书最多,爸妈供你读中专、帮你带孩子多辛苦啊,你可不能做那没良心的人。农村起屋是大事,爸妈还准备给你专心留一间呢,于情于理你也得支持一点吧?”

林景智听到这里,皱眉问:“借多少?”

孙家的情况他知道,农村人、孩子多,家里穷。他这个做女婿的,虽然不高兴他们总来要钱,但因为对岳父岳母有移情心理,平时也能体谅难处,对孙文姣贴补娘家一事向来睁只眼闭只眼。

孙文善一听这问话,脸上立马转阴为晴:“三百。打地基、起土坯、上梁、门窗……七七八八算下来怎么也得五百块。大姐夫你借我三百,其余爸妈和我们再想办法。”

孙文姣知道母亲想盖新屋,以前说过很多次,但家里刚娶了两房媳妇,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

看着弟弟渴望的眼神,孙文姣张了张嘴,有些挣扎:“借……借这么多?”

自已并不是什么有钱人,攒下的钱都是一块一块省下来的。刚刚买完收音机,准备给景智做身新棉衣,等来年再攒点钱买辆自行车呢,娘家嘴一张就要这么多?

孙文善有他的小心思。母亲交代的他的,是能借多少就借多少,莫让你大姐为难。但他觉得大姐家肯定有钱,你看这桌上吃的、桌的摆的,过得这么好,来一趟这么辛苦,怎么也得多要点是不是?

看到大姐舍不得钱,孙文善笑了笑:“唉呀,大姐你和姐夫工资这么高,哪里拿不出三百块?反正你们也不急着用钱,先借我们起新屋嘛。农村人,做屋是大事咧。”

一口闷气堵在胸口,上不得下不去,想到信里娘家理直气壮管自己要年货,孙文姣感觉很委屈。

“我和你姐夫虽然是有工资,但我们也有家有口有花销。你不是在大队部上班有工资吗?怎么家里做新屋要五百块,我一个做大姐的就得拿三百块钱出来呢?”

这是孙文姣第一次向娘家人诉苦。往日面对满脸愁苦的母亲,看着她双手粗糙、眼神浑浊,为这个家操劳受累的模样,孙文姣就不忍心拒绝。可今天母亲不在跟前,面对这个大弟弟,孙文姣终于问出了心底里一直藏着的话。

孙文善一听这话就炸了。他是家中长子,长辈疼爱、寄予厚望,极少批评责骂他。虽然家里穷,但他并没有吃太多苦。一锅粥,底下最稠的那一勺第一个就盛给他。这样被娇惯的人,听到大姐的责怪哪里控制得住脾气?

“大姐你这话说的,爸妈又不是找你要,是找你借!再说了,我有工资难道不养家糊口吗?你以为这一大家子是你养的?你读那么多书、赚这么多钱,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了就不管爸妈,你亏心不亏心?”

孙文姣的眼泪夺眶而出。

太委屈了。

长久以来,自己不断为娘家人付出,却不被承认。似乎自己读书、上班、赚钱,理所应当不断贴补,但凡过得比他们好一点那就是罪恶滔天。

林景智看到妻子掉眼泪,有些心疼,拉长了脸说:“文姣对你们还不好吗?你结婚她一送就是五十,你在农村四处看看,哪个出嫁的女儿会送这么多?上次爸到县城看肺病,吃药打针半个多月,都是文姣出的钱。还有……你们几个读书的钱都是文姣拿的。文善,做人要凭良心!”

林景智的声音越说越响,到后面简直是吼出来的。原本躺在床上睡着了的小玥玥吓得从床上惊醒,一边揉眼睛一边呜咽:“妈妈~妈妈……”

孙文姣心疼女儿,忙抹了抹眼泪,起身坐在床边拍着女儿的后背,柔声哄她入睡。

等到玥玥再次睡着,室内一片安静。

林景信抬手压住林景仁的手,不让他跳起来打人。林景勇脸胀得通红,有心要帮大嫂说句话,却觉得自己与孙文善不熟,贸然开口怕大嫂为难。

林满慧与林景严对视一眼,林满慧冲他挑了挑眉:你上!

林景严咳嗽一声,走到孙文善身边,抬起右手放在他肩膀上:“都是男人,你出来我跟你说几句话?”

孙文善抬看他,见他虽模样清秀,一双眼睛却似狼一样,心里有点发慌,摇头道:“有话就在这里说,干嘛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