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3/4页)

贾敬自然也反应过来了,补充道:“若是叶贵妃能想到此法,当真也算一不俗女子了。为何赦兄弟笃定季繁如此预测,是受叶贵妃指示呢?”

贾赦道:“我倒没有十足把握。不过周太妃这样的女人临死时候能选叶贵妃作为挑拨点,自然有她的道理。我们三人都无从接触宫妃们,能够得到的消息无非是叶贵妃出身不高,却顺利生下皇子,一步步爬上贵妃之位。但周太妃可是太|祖宫里的老人,宫里的女人可说是她看着熬出头的,我相信周太妃的眼光。”

是啊,尤其周太妃在曾经对致和帝有恩,在周家犯事之前,致和帝对周太妃十分敬重。宫妃们便是为了讨好致和帝,也时常去周太妃宫里走动请安。周太妃对致和帝身边的宫妃们自然了如指掌。

贾敬感叹道:“若是这个季繁因此一战成名,日后在钦天监拿到话语权,关键时候略偏帮叶贵妃母子一些,砾亲王府便助力不小。”

果然人家出色的女人哪怕是在后宫,也能润物细无声的布局。这埋下的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起了作用。

贾赦道:“若非如此,这次不过掉落一块陨星,钦天监不会如此热闹了。浑水摸鱼的只怕也不止叶贵妃一人。且等着吧,季繁准不准,至少要等到秋后应验,离现在尚有大半年,这半年里且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发生呢。”

贾赦手指在书案上有节奏的轻轻敲打,这是他陷入思考的习惯性动作。隔了一会儿,贾赦对林如海道:“对了,现在工部许多大工程都在修建,这段时日,你和工部往来应当不少吧?”

林如海点了点头。其实古时候拨款也是和后世一样,都是分批下拨的。

当时周骏誉给工部划拨了大批的工程修建费用,但这些银子并未全部出库。工部每个工程的重要节点,也会将盘账账本送来层层审核,户部审核无误之后才会划拨下一批款项。

因而工部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人向户部跑。

贾赦道:“我有事想见宋尚书一趟,妹夫可否安排?”

林如海道:“这有何难?大内兄要见宋尚书做什么?”

贾赦倒也坦然:“就几句话要说,本来也可让妹夫转达,只是我每每听妹夫和敬大哥说起朝堂事,这位宋尚书的谏言在好几次朝堂大事上都左右了风向,我便想亲自见见这位尚书大人。”

林如海也没多问,贾赦运筹帷幄也快一年了,可说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朝中格局。这样的人,必不能因一个守孝便被困住,贾赦出去和百官打交道才是正常的,通过旁人影响时局,掌控力终究会差了一层。

其实贾赦就是觉得自己需要新的盟友了,而宋安显然是值得结盟的一个人。

现在哪怕司徒硫已经被圈禁,也依然有人盯着荣国府,贾赦道没有大喇喇的直接去户部,而是带着五千两银子去户部勾账了。

上回清积欠,有许多人家不能一次还清,最终定了剩余部分可分批归还。彼时宁荣二府都还欠着十几万两。

现在贾赦打着还银的旗号去户部,便是言官也不能再参一本贾赦孝期结交高官啊。只是恰巧这日宋尚书也到户部和林如海议事而已。

这算是贾赦和宋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说话。虽然贾赦也上过一回朝,也去过几回刑部和大理寺的公堂,但当时二人只是有过照面而已,并未交流。

宋安对贾赦此人却是好奇良久了,一个武将之家出身的纨绔,那运筹帷幄的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

两人见礼之后落座,宋安开门见山道:“林大人说世子寻我有事?”

贾赦道:“也没什么,不过是知道宋大人乃是一心为民的好官,担心宋大人被人算计而已。”

哟,这口气大的,宋安能从贫寒出身一路升到尚书位,人家躲过的明枪暗箭可不是一般贵族出身的人能够感同身受的。贾赦虽然自荣国公过世之后几件大事确实操作得漂亮,但是在宋尚书面前说这话,未免口气太大。

但是宋安这人涵养好,依旧语气平静的道:“愿闻其详。”

贾赦瞧了一眼南方:“前些时日有陨星落地,现已查证那颗陨星落在陈留黄河边上。黄河因河水中含大量泥沙,河床不断被抬高,向来是水患频繁之地。宋尚书若是信得过我,便留意一些开封、陈留一线的河道治理工程,小心有人使坏。”

这话气得宋安吹了胡子!

但是现在乃是在户部林如海的书房中,虽然林如海知道今日议论之事不宜外传,早就清了场,但是宋尚书还是担心说话声音太高了被人听去。

于是压低了声音但压不住愤怒的道:“前朝末年,吏治混乱,民怨沸腾,但是黄河屡次决堤,导致灾民遍地也是前朝亡国的原因之一。如此大事,关系国计民生,谁敢故意使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