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民国大敌(第2/2页)

因此,秦笛不得不未雨绸缪,扩大“国泰医药进出口公司”的股本,提前下单从美国购买大量的医疗设备,一部分推销给各大医院,一部分运到西部内陆地区,暂时储备下来。

他甚至还投入八百万大洋,将“慈安堂”改成“慈安外科医院”,然后在长沙、武汉、济南、徐州、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开辟分院,每个分院都尽可能的聘请外科医生,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几人,加上护士和辅助人员等,大约六七十人。规模虽然小,但相当于火种。以后会逐渐扩张。

每家分院都有独立的院长,上头设置一个总经理。

总经理名叫“黄智函”,大约五十岁,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乃是朱婉的校友,仁济医院的副院长,被秦笛挖了过来。

如果遇到大的问题,黄智函会禀报给朱婉和秦笛。

外科医院作为独立经营的机构,一旦投资到位,建成楼房,设置病床,购买医疗器械,聘请了医生后,就能够自行运转,不需要更多的投入,靠着治病救人赚钱,很容易保持收入平衡。

这是秦家创办的私人医院,跟政府没有关系,也不属于任何大势力。

大赤党和青白党都有自己的军医,但是有些复杂的手术,急切之间做不了,需要撤到后方来做。另有一些散兵游勇,也需要进行手术。秦笛将各家分院都开在大城市,不怕散兵游勇进来抢劫。

鉴于能做手术的医生很缺乏,秦笛还跟母亲朱婉商量,想要未雨绸缪,成立一家医学院,以教授外科手术为主。

经过一番筹备之后,1928年5月15日,“慈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魔都成立了,朱婉任校长,秦菱任教导主任,另外聘请了一批医学家和外科手术的专家,担任具体的教学工作。学员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招收一百人。

课程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清创、切开、缝合、急救、普外、骨外、胸外等。学制两年半,重点在外科学,很多次要课程都砍掉了,但是要想毕业,还必须完成八个月的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