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一零七(第3/3页)

几句话就为秦国铺了未来的道路:先让周边的国家打起来,然后灭韩之后趁其不备一口气继续打下去。

这倒是符合李斯的一贯方针。

直到此时,一直没有正面发表意见的吕不韦才幽幽开口:“李卿很着急啊。”

嬴政身形一停,看向吕不韦。

“仲父要慢慢来?”他不苟同道:“可六国不会等秦国。”

“但王上派郑国主修的那条渠可以。”吕不韦温言道:“关中之渠,已修两年。在修渠之间筹谋,待到修完之后再打,既不劳民、亦增加战力,不好么?”

嬴政没有立刻说话。

他收回了与吕不韦对视的目光。

片刻后,国君才点头,看不出情绪道:“李卿所言是今后事,修渠结束亦是今后事,同为筹谋,寡人以为,可按李卿的办法来。”

嬴政不软不硬地把吕不韦的评判撅了回去,也是在偏袒李斯。

吕不韦一点也不意外。

秦相国没有强求,而是好声道:“王上说的是。”

赵维桢:“……”

她平静地看向吕不韦。

后者感应到赵维桢的目光,微微转头,一双明眸与之相对,回给她一个足以称之为坦荡的笑容。

在吕不韦的脸上,很少能看到这般笑意。

“可不韦还想试一试”——在这一点上,吕不韦格外坚持。

虽则这正中赵维桢下怀:她不能与吕不韦在政见上同进同退。但这也意味着吕不韦必定要与秦王政意见相左。

不过现在的情况还是比历史上好一点。

至少两个人都是对的。

赵维桢相信,秦王政的心中也很清楚:若灭六国,必须果断;但欲速则不达,之后定会横生事端。

这也是他没有与吕不韦彻底翻脸的原因。

嬴政不在乎臣工与自己意见相左,只要他们不胆大包天,欲图阻碍自己的步伐。

“公子非上书,也不全无道理。”

赵维桢适时插嘴,扯开了吕不韦与嬴政的话题:“秦国确实可借此与楚修好。”

“啊。”

吕不韦恍然,而后惊喜一笑。

他本就生得温润谦逊,这么笑起来,一扫偏殿之内肃穆紧绷的氛围。吕不韦既自豪又狡黠道:“王上今年十六,是时候把楚国公主接到秦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