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八十五(第3/4页)

他停了停,下定决心。

“修渠一事,若是成了,则是恩济数代。”郑国的言语无比坦荡:“我不能明明有办法却只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如此对不起良心,更对不起我毕生所学。”

说到最后,连李斯都被他说服了。

谁来秦国不是为了施展抱负啊?

不是人不行,而是在本国没有那个条件。

听到他这么说,嬴政才多少有些满意。

“你言及修渠,若是方案可行,没有不修的道理。”他说:“但修渠不是小事,寡人虽心动,却不能立即答应你,还需我好生考虑一下。”

郑国闻言大喜。

尽管没有直接答应,可秦王也说明他心动了不是吗!

“是。”郑国赶忙行礼:“谢秦王。”

“你便在驿馆休息,等我考虑好了,会再次召见你。”嬴政说。

送走郑国之后,嬴政转而看向赵维桢。

“怪不得夫人觉得他是间谍,还要引荐他。”少年国君很是理解:“此人言谈确有本事,也很有道理。李卿还觉得此事不妥么?”

李斯连忙摇头。

“就算他为间者,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在。”李斯敏锐察觉出来:“况且秦国却确实不是没有水工,纵然不如郑国有才能,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修渠一事,用到的水工、官员,又不可能只他一人,到时候派人好生监督,就算他想偷工减料、暗中运作,也没那么容易。”

嬴政淡淡道:“他不会的。”

他当然不会。

赵维桢也是这么想的。

主要是修渠本身就达成了韩王要求的消耗秦国的目的,至于消耗到什么程度,韩王又没给郑国定业绩。

更遑论,刚刚一番言论,证明他是个有职业追求的人。

修渠之事,成则成,就是好事。他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旦成功,就是名垂青史、功成名就,恩泽一方。

若是故意使绊子,出现什么问题,不止是他五马分尸那么简单,而在于多少平民会为此受难,多少土地会因此遭殃。

千万年的骂名,和百姓的指责,可比死可怕多了。

韩国能给多少好处让郑国承担这样的结果啊?

“此事可待朝堂之后正式讨论。”嬴政一语拍板:“夫人今日就为此事而来么?”

“是。”

赵维桢点头:“有用的人,还是希望王上亲自见见。”

反正郑国是要定了,不管你为何而来,来了就别想走。

就算他真的存着故意使绊子的心里,他真是个大忠臣,非韩王不效力,赵维桢哪怕是冲去新郑把韩王绑架过来,刀架在韩王脖子上也要逼着郑国把渠修完!

嬴政闻言,神情放松些许,流露出淡淡笑意。

“见是要见的,寡人也不会放过他们。”他说:“只是何种事情,也未必需要夫人亲自过来一趟。特别是仲父刚刚回来,夫人还是多多陪陪他。”

赵维桢:“……”

真是长大了,都知道要关心她家事了!

赵维桢也是一勾嘴角:“不知这是国君的命令,还是少年人的劝诫?”

嬴政煞有介事道:“都有。”

赵维桢忍俊不禁。

她倒是不介意嬴政揶揄自己——少年人嘛,就算当上王了,她也希望嬴政能活泼朝气一点。

现在就很好。

身边有同龄朋友,有年长的朋友,嬴政与赵姬的关系也不错,如此下去,他也不会成为一名孤单的国君,甚至是未来孤单的皇帝。

“我会把问候带到的。”赵维桢也不忘记揶揄回去:“也不会忘记问问王上未来的嫔妃生得如何。”

“……”

少年人罕见地沉默了一下,他面上丝毫不变:“该问问的。”

看起来平静无比,可嬴政的耳朵却是不自觉地红了。

嗨呀!

他耳朵一红,看得赵维桢心花怒放。只是如今不论如何也不能冲去捏秦王的脸,赵维桢只得得逞行礼:“若是无事,臣便先退下了。”

…………

……

回府之后,赵维桢下车。

到了后院就看到吕不韦正拿着拨浪鼓逗孩子玩。

他出使半年,如今回归,生怕自己的亲女儿们记不得这个爹,从昨天晚上起就黏在德音和文茵身旁。

“来。”

吕不韦一个大男人,直接蹲在两名娃娃面前,也不嫌失礼。他无比期待道:“你们谁先喊爹,我就把鼓给谁。”

如今双胞胎都两岁了,喊爹根本不是难事。只是拨浪鼓“铛铛作响”,自然比一个大男人更讨小孩子喜欢。

德音刚张嘴,奶声奶气地一句“爹”还没出口,文茵就爆发出一阵大笑。

她嘎嘎乐着伸手,不等吕不韦作反应,直接把拨浪鼓抢了过来。

德音:“……”

吕不韦:“…………”

文茵在乳母的看护下跌跌撞撞拿着拨浪鼓跑开,见到赵维桢来了,更是双眼一亮:“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