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十二(第2/2页)

他见过夫人孕吐干呕,见过夫人行动不便,也从阿母那里听说生产当天相当惊险。

十一岁的小嬴政,深刻地意识到,为人父母与生产妊娠,是一件非常、非常严峻的事情。

“阿母说过,一次双胎,很少见。”嬴政低声道。

嬴政还记得母亲回来时兴高采烈地模样。维桢夫人进献图纸时她没什么反应,办学授课时她也反响平平,授予诫剑、成为太傅,阿母也就为她高兴了一下。倒是一次生了两个女儿,在阿母眼中则是天女下凡,是比封官加爵更了不起的大成就。

赵维桢明白嬴政的意思。

这个年代,人口缺乏,生育一事,对家对国弥足轻重。

女子擅长生产,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一次性生俩?生俩的还是太傅?

那可不得了啦,赵维桢都能想象过几年民间大概要为她立庙烧香求子的场面。

她顿觉好笑:“也不算少见吧。不过对于旁人来说,确实是喜事。”

但嬴政依然很严肃:“今后能不生了吗?”

赵维桢:“……”

怎么说呢,多少还是有点大崽接受了二胎之后,不想再多弟弟妹妹的感觉。

“这我说了不算。”赵维桢忍俊不禁道。

“不韦先生肯定也是觉得夫人更重要。”嬴政认真说。

“呃……其实他说了也不太算。”赵维桢很汗颜。

不过,她自己也不打算继续生了。

继承人一个就够,算是赵维桢幸运,一次性有了两个。

因为是双胞胎,生产过程困难了一些,好在没什么惊险事情。

但这还是吓坏了吕不韦。

他有钱,可以解决一切外部问题:早早地寻来了有经验的侍人、乳母和产婆,甚至是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寻来了一名有妇产科经验的女医,好说歹说,把人请到了咸阳来。

吕不韦还请求自家岳丈赵梁亲自监督下人照顾赵维桢,以及刚出生的两个女儿。

这一点,亲爹和便宜老公尽职尽责,放到现代社会也能当模范了。

只是,有钱,却不能代替赵维桢生育。

不论是出于利益,还是出于感情,在吕不韦眼里,继承人固然重要,可赵维桢更重要。

生产结束后,母女平安,吕不韦也是大大舒了口气。

他进门第一句话,就是对赵维桢说:“不再要了。”

回想起来,吕不韦的心态大概和小嬴政异曲同工。

有点好笑,但赵维桢也知道他们是发自真心关心自己才会这么说。

赵维桢心中一暖:“谢太子关怀。”

嬴政拧起眉头,还想再说什么。

但仔细考虑,也没什么轮得到他一个十一岁男孩叮嘱的。

小嬴政迅速一圈,最终思路落在了关键处。

“我什么时候能去看看德音和文茵?”

话音落地,嬴政总是内敛情绪的面孔,难得流露出几分直接的好奇与希冀。

德音和文茵就是女儿们的闺名。

直至两个皱巴巴的小猴子有了自己的名字,赵维桢才是真切意识到,这丁点大的两名婴儿,与她有密切的血脉联结。

天啊,她已经是当妈的人了!

“再等几个月,她们两个可以见风之后。”

赵维桢笑着允诺道:“我就把她们带过来拜见太子。”

她这么一说,向子嬴领作业时、竖起耳朵的其他学童按捺不住了。

活蹦乱跳的男孩们又飞奔过来。

“太傅,我也想见!”

“不能只有太子见,太偏心了,我也想见!”

“投军之后也能休息的,我可以抽空回来!”

“太傅,我家蒙恬、蒙毅两位阿兄一直惦念着呢!”

七嘴八舌地话语又把赵维桢团团围住。

赵维桢:“……”

这哪是生了两个女儿,这是生了两个展览品吧!

好不容易把学童们一个个安抚好,目送他们回家。女官子嬴才笑吟吟地走过来:“恭喜太傅。”

赵维桢:“这段日子麻烦你了。”

子嬴摇了摇头:“我只按照太傅备好的课程内容讲课,一点也不麻烦。倒是太傅,休息这么久,想要回到朝中,得有个重要的由头。”

言下之意即是,尽管怀孕时华阳太后没发难,可这个时候,还是有借口给赵维桢找点麻烦的。

但赵维桢只是勾了勾嘴角。

“由头马上就要来了。”

她笃定道:“蒙骜将军会带着打下晋阳的消息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