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六十一(第3/4页)

吕不韦又做出平日和煦有礼的模样,同样尊重地回礼:“政公子。”

二人行礼,看似寻常,却让赵维桢的眼神闪了闪。

之前二人虽见过,但要么是当着嬴子楚与赵姬的面,要么是大事之下群臣、贵族皆在,还轮不到小嬴政与吕不韦交谈。

——这竟然是未来君臣第一次正式见面。

“恭喜不韦先生。”行礼之后,嬴政挺直身板,平静出言。

“哦?”

吕不韦略一侧头:“敢问政公子,恭喜我什么?”

嬴政:“自是恭喜不韦先生当上了太傅。阿父说过,这名头早该给你,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吕不韦:“太子太傅,自然是教导太子的人,在此之前,子楚公子还不是太子。”

嬴政:“不韦先生做买卖的眼光一直很好。”

吕不韦闻言一顿。

小嬴政的言下之意即是:人人都想投秦,可唯独吕不韦一早就选择支持嬴子楚。他等得便是今日太傅的位置,如今如愿以偿,不得不说吕不韦眼光长远。

这话中有话,全然不像是出自孩童之口。

“怪不得维桢说政公子天资聪颖。”吕不韦感叹道:“果真少年天才。”

听到吕不韦出言“维桢”二字,嬴政的视线不自觉地往赵维桢的方向看去。

她只是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不说话,也不以眼神作提示。

从姿态、神情,维桢夫人都罕见地呈现出放松的姿态。

竟是信任至此么?嬴政心中有些惊讶。

诚然维桢夫人一直是张扬大胆、敢说敢做的性格。但嬴政知道维桢夫人在面对信任之人,和面对外人时状态不一样。

尤其是在他面前,若是有维桢夫人认定的“外人”出现,她肯定会警惕起来,好似旁人多说一句话,都能够伤害到嬴政一样。

很少有人不在这“外人”的范畴中。

而吕不韦在。

来到咸阳后,所有人都说吕不韦怕老婆、尊重妻子,他与维桢夫人感情好到不收姬妾、不碰舞姬,可谓恩爱夫妇的典范。

可嬴政始终没忘记,邯郸之战时,吕不韦带着阿父说走就走,直接把维桢夫人和阿母丢在了邯郸。

他本以为维桢夫人不和离是权宜之计。

但如今看来……

刚刚两个大人,跟孩子似的拉拉扯扯,若非感情真的好,应该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吧?

既然如此,嬴政也就放下心来。

维桢夫人信任吕不韦,那么嬴政也就信任他。

斟酌之后,嬴政迅速把吕不韦列到自己人的行列里。

“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嬴政实话实说:“远配不上天才之名。”

吕不韦:“我想政公子课业不成问题,只是课业之外,还需积累,是么?”

这番话既是认可了嬴政,也是点出了问题。

嬴政暗地满意几分:吕不韦也没把他当外人,以及他没用糊弄小孩的姿态糊弄他。

“不韦先生是阿父的先生。”嬴政开口:“也教阿父诸如商君律法、百家学说之类的知识么?”

吕不韦摇头。

嬴政:“那阿父都跟先生学什么呢?”

吕不韦:“这些学说,算得基础,子楚公子都会。”

嬴政当即蹙眉。

见他面露不悦,吕不韦轻轻笑出声。

男人拎起衣摆,与赵维桢一样蹲下()身,选择与嬴政平视。

“并非敷衍公子。”

吕不韦耐心解释道:“虽然子楚公子少年质赵,他身边没有维桢,但有其他先生教导。也许其他先生不如维桢夫人一样,但子楚公子懂不懂这些,难道政公子不知道么?”

也是。

嬴政一想,虽然阿父之前不在咸阳,但他到底是在咸阳长大,秦律秦法,还是深刻于心。

“我教子楚公子的是如何去做。”

“如何去做?”

吕不韦继续说:“上至朝堂琐事,下至亲族和谐,都需要太子去做表率。”

嬴政立刻明白了:“你是在教导阿父如何做一名国君。这就是太子太傅应该做的事情。”

吕不韦称赞道:“政公子聪慧。”

只是……

这还是没有彻底解开嬴政对吕不韦的疑惑。

他承认自己对面前的男人有好奇心:阿父认可他,维桢夫人也认可他,连母亲都说吕不韦虽然是名商人,但他很是厉害。

嬴政自然要亲自搞清楚,他究竟厉害在哪里。

“既然先生懂得国君该怎么做,理应去辅佐国君。”嬴政说:“为何只想当一名太傅?”

吕不韦微挑眉梢:“难道太傅还不够?一国的未来,可都是担在太傅的肩上。”

嬴政:“不韦先生甘心止步于此?”

吕不韦:“……”

嬴政:“再往上便是一国之相。”

吕不韦这才转头,看向赵维桢。

赵维桢送给他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