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十九(第2/3页)

赵维桢说:“只是刚刚那些话,丹公子请记在心里,今后你在邯郸,就只能靠自己了。”

“没关系呀。”

燕丹闻言,扬起一个灿烂笑容。

他把手中的蹴鞠举起来:“维桢夫人已经给了我这么多珍宝啦!”

赵维桢见状,也勾起嘴角。

她刚想再叮嘱一些,只听到身后“咔嚓”一声。对话中的一大一小不约而同扭头,发觉不知何时,小嬴政已经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六岁的男孩靠在树下,既不靠近,也不疏远,被撞见了,更无仓皇狼狈之色,只是用一双凤眼静静地看着燕丹。

这就是想与燕丹沟通的意思呢!

赵维桢立刻出言:“政公子可是有话要与丹公子说?”

嬴政:“嗯。”

直到赵维桢给了台阶,嬴政才从树下迈开步子,走到了燕丹身边。

自从上次“绝交”风波过后,两名男孩就没怎么有过交流。

如今分别之时,与失落悲伤的燕丹相反,嬴政并没有流露出多少感伤的情绪。

同样地,他也没打算对燕丹的出面解围道谢。

六岁的男孩,只是认真地端详着自己的友人,然后以极其郑重的语气开口解释:“昔日断交,是因为秦、燕二国关系紧张,你为燕国公子,我为秦国公子,于国于家,我都必须疏远你,但那并非我的本意。”

“我知道。”

燕丹颔首:“那天回去之后,先生同我分析了其中缘由,我不怨阿政。”

一句“不怨”落地,两名男孩对视片刻,而后同时露出笑意。

“恭喜你,阿政。”

燕丹再开口时,语气之中不禁带上了几分羡慕意味:“离开邯郸之后,你就自由了。”

嬴政笃定道:“你也会的。”

说完,他伸出右手的小拇指。

“有朝一日,我们一定都能摆脱质子的身份相见。”他说:“拉钩约定。”

“……好!”

燕丹的双眼蓦然亮了起来。

他同样伸出小拇指,与嬴政拉钩,还要拇指盖章才算。

赵维桢看着这样的画面,同样心神一松。

没什么比分别时解开心结更好了!

她不希望小嬴政因燕丹的事留下阴影,也不希望燕丹从此之后留下为友人抛弃的心结。

如今两个人的误会解开,即使分别,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也许……

待到他们长大之后,不会就此走向决裂,不会走向你死我活的地步呢?

赵维桢心中感叹一句,而后蒙毅匆忙走了过来。

“夫人。”他提醒道:“咱们得赶在关城门之前离开。”

“嗯。”

赵维桢立刻回神:“快,再去把衣服换下来。”

穿着吕家下人的衣衫走过一遭,这会再换上打补丁的破旧衣服,赵维桢还故意把自己的发髻扯松了一些,如此看来,完全是名灰头土脸的乡下妇人,准备随着务农老父出城归家。

就保持这样的状态,赵维桢带着一行人,成功混入准备出城的队伍之中。

赵维桢打的计划很简单:只要离开邯郸,就立刻向南,先到魏国去。

魏国是吕不韦发家的地方,走魏国安全系数更高。之后的事情,只要离开赵国的领土,归秦不是问题。

赵维桢拉着小嬴政,随着人群,一步一向前。

眼见着就要到城门之下了,突然前方一阵混乱。

几名手持锐器的兵卒出现,停在城门前,大有一种要关城门的意思。

一下子,人群骚动起来。

“怎么了?这也没到时辰啊。”

“这就关城门,我们今夜住在哪里?”

熙熙攘攘的议论和不满回荡在城门之前。

看门的兵卒更是不耐烦:“嚷嚷什么!又不是不让你们走。太子有亲令,想出城可以,得接受排查!”

接受排查?!

赵维桢一顿,而后当即意识到问题。

她扭头看向蒙毅:“郎君,你看看前方是否有宦官模样打扮的人?”

蒙毅今年已有十八岁,前两年个头一长,已经比赵维桢高出不少。他站在人群中,略一抬眼就看到了兵卒之后站着一名着寻常深衣的男人。

“恐怕是的。”蒙毅语气不妙:“夫人,这就是来提防我们的!”

若是宫中宦官,怕是能认出来赵维桢或者小嬴政。

关键是……

赵维桢他们被挤在人群中间,说是接受排查就能出城,如果这个时候折返离开,那不是主动暴露自己么?

一时间,赵维桢感觉进退两难。

这个时候就——

她深深吸了口气:“往前走。”

蒙毅讶然转头:“可是夫人……”

不然能怎么办?

他们都走到这里了,在兵卒眼皮子下面掉头跑路不现实,而既然赵偃有所行动,半封锁了城门,那赵维桢相信平原君一定听到过风声。

所以,进退都是冒险,不如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