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金山港的复杂局面(第5/7页)

在金山港的一处街道,大家起了个名字叫做唐人街。

但是这里面居住的其实有一半都不是唐人。

像是东方晋五,他就只是跟着李义协来到金山港的倭国人。

就连他的名字,都是在难波津的时候听说过东方平的大名,觉得东方这个姓氏很威武,所以就跟着给自己起了一个东方晋五的名字。

反正倭国普通百姓都是没有姓氏的,东方晋五自己给自己起了名字之后,根本不会有什么意见。

“在金山港讨生活,可是比难波津要容易多了。

不管是去跟着船队出海捕鱼,还是跟着人去种地,亦或是去捕捉野牛,都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你的这个提议,我觉得完全可以考虑。

不过在这个之前,我们最好就分一个人跟着船只回一趟难波津,然后去到乡下把亲朋好友全部都叫过来。

到时候我们的队伍才有竞争力。

要不然的话,就凭借着我们两个人,想要在捕牛队里面出人头地,那是非常困难的。”

东方四郎对自己面临的局面倒是有着比较充分的认知。

很显然,金山港还不是自己可以撒野的地方。

不过这里充满了机遇,让他们的内心蠢蠢欲动。

“确实如此,我李郎君说,所有愿意去种地的人都可以分一百亩土地,免费的,只要是无主的土地,位置随便你挑选。

这要是放在难波津,不被人给抢疯了?”

东方晋五显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见识到如此魔幻的场景。

这个事情,只在难波津听一些唐人说他们国内的百姓移民到辽东道和镇北道的时候有碰到类似的情况。

当时东方晋五还觉得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相信。

现在却是觉得很可能真的是这样了。

“也不知道国内的那些大名们到底怎么想的。

倭国那么贫穷,百姓们连吃饭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

他们为什么就不跟着大唐的步伐出来看一看呢?

有东海渔业带着,去到哪里都是没有什么好怕的。

只要我们对大唐忠心耿耿,根本就不用担心会有人对我们不利啊。”

这个年代的倭国人,显然跟后世的完全不同。

大唐此时在每一个倭国人心中都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

说大唐是倭国人的宗主国,没有几个人会反对的。

像是东方晋五和东方四郎这些认为大唐就是自己靠山的倭国人,还真不是少数。

特别是在离开了倭国本土的倭国人当中,几乎九成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情况,放在后世是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事情。

“金山港那么的缺人手,只要那些大名愿意带着人手过来帮忙。

他们的日子绝对比国内可以过得更加舒服。

甚至在北美洲建立起一个新的小属国也是有可能的。”

东方晋五恨不得自己化身为国内的那些大名,替他们做一些决定。

“在金山港,我们倭国人至少有两千人,我准备先从这里面团结一批愿意跟着我们组建捕牛队的人员。

我看最近几艘船里面,已经开始有新罗和百济人了。

到时候可不能让他们在这里抢了先。”

很显然,番邦属国之间也是有竞争和对比的。

倭国人看不起百济人,百济人看不起南北高句丽人。

而南北高句丽人则是看不起北边的高句丽王国的人。

而高句丽王国的人却是反过来看不起新罗人。

反正大家互相鄙视,互相伤害。

大唐对这样的情况不仅没有阻拦,甚至还在背后推波助澜。

“嗯,难波津前几年从大唐引入了一批樱花,长得很是漂亮。

要不我们的捕牛队就干脆起一个樱花会的名字吧。

这样将来我们如果要发展其他的业务,也不会受到名字的限制。”

东方晋五显然也是不甘心于平庸的人物。

金山港如今是百废待兴,只要胆子够大,一切都有可能。

“可以啊,樱花会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文雅,觉得更像是大唐的名字,有一股诗意。”

东方四郎对自己弟弟的提议表示了赞同。

这个年代,说到樱花,大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倭国。

因为樱花本身就是大唐本都的植物,是从大唐传到倭国之后,才慢慢的传遍倭国全境的。

如今只是刚刚开始。

哪像是后世,只要一提到樱花,什么场合出现了樱花这个字眼,十有八九就会跟倭国人联系在一起。

……

阿尔法是金山港附近最大的一个印加人部落的首领。

作为最早跟唐人接触的土人,阿尔法很快就学会了唐语。

不得不说,阿尔法的语言天赋还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