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9章 产业化的意义(第2/2页)

“几千辆自行车?一天?”

戴全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宽。

楚王殿下,还真是敢想啊。

不说怎么在一天内把几千辆自行车生产出来,哪怕是生产出来了,这么多的自行车卖给谁呢?

一天几千,一个月可就是十万多辆。

哪怕是自行车的售价再便宜,也不可能少于一贯钱吧?

大唐能够买得起的人,又有多少呢?

“没错!如果一天能够生产五千辆自行车,那么永久自行车作坊将会成为大唐最大的作坊,里面的员工数量有望超过五千人,甚至是一万人。而为永久自行车作坊配套的其他作坊数量,至少也能有个几十家,这里面又是上万人的规模。

另外,还有一堆人参与到自行车的售卖、运输和维修,整个永久自行车作坊带动的就业人口将超过三万人。这三万人的背后就是三万个家庭,这些家庭都能因为自行车而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对于朝廷来说,这么一个大作坊,每年能够收的税赋就超过二十万贯,意义同样不凡。”

为了让戴全充分重视永久自行车作坊的建设,李宽把自己的想法给解释了一下。

为何后世各地政府这么喜欢拉汽车公司到自己辖区投资建设呢?

实在是这背后带动的就业、产业链发展和税收、GDP等方方面面的发展。

如今的自行车产业,对大唐来说,就相当于是后世的汽车产业了。

当然,要是能够尽快从南美搞回来橡胶树,在南洋各地推广种植,让自行车能够用上橡胶轮胎,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