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一切为了孩子 沈津的努力(第2/3页)

当然说是身份低,其实也不低,长孙氏和慕容氏也是鲜卑大族,跟慕家也是世代联姻。沈清亲自为儿子求娶,长孙家和慕容家受宠若惊,嫁过去的女儿都是长房嫡女,脾气性情也是千挑万选的。

沈清甚至还把侄女嫁到了李家。李家和慕家一样,都是鲜卑化极深的北庭汉人世家,李家在北庭势力也不小,跟镇北王也有姻亲关系。这次来京城,李家是感触最深的。

沈清的主动示好,让李家又惊又喜,他们跟鲜卑勋贵不同,他们就以汉人世家自居,现在娶了沈氏女,他们自觉这是被京城世家接纳的信号,更是主动地频频跟京城别的世家示好。一时间京城世家和北庭世家相处甚是融洽。

镇北王被连襟这次联姻之举感动了,北庭勋贵想要融入京城,最快的法子就是跟京城世家联姻,他一直鼓励双方联姻,可他也清楚想让京城世家马上松口娶嫁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儿子娶媳妇容易,想让世家答应嫁女很难。这也是惯例了,世家子娶寒门妇的常见,但世家女绝少会下嫁寒门子。自己当初能娶到王妃,完全是因为他岳父快死了。

而儿子能娶到儿媳,则得益于王妃和顾夫人是亲姐妹,儿媳也是王妃养大的,沈清又疼爱女儿,才点头嫁女。若不如此,儿子怎么可能娶到沈清的女儿。

现在连襟为了缓解北庭勋贵和京城世家的矛盾,儿子、侄女都送出去了,那些京城世家再不情愿,恐怕也会做一点表示。镇北王笑叹一声,对身侧的飞龙说:“你外翁最疼的就是你。”

飞龙深以为然,外翁是很疼爱自己,不过——“祖父、父亲、阿娘、慕容祖母都很疼爱我。”

镇北王被孙子逗得好好大笑:“飞龙说对,我现在做的一切又何尝不是为了你。”他跟沈清这辈子就是为了后辈子孙铺路了。

镇北王对孙子说的这句“一切为了你”,很快就传了出去,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慕洵“战神”之名再大又如何?这一切还不是给世子做嫁衣?

贺楼氏听到王爷说的这话,气得差点把屋里摆设都全砸了,她不明白为何王爷如此偏心?自己儿子在外面拼死拼活,王爷却把一切都给坐享其成的慕湛?他到底有什么好?

贺楼氏把慕湛、沈灼视为眼中钉,贺楼家也恼恨世子和世子夫人,他们也不是没想过挑拨北庭勋贵跟世子夫人的关系,奈何这些小动作都被福禄县主压制了。

沈清这次联姻的长孙氏,不是慕三媳妇的堂妹,而是福禄县主的孙女,福禄县主就是先镇北王的胞妹,因镇北王上位时站错队,才被镇北王冷落。

这会往事如烟,镇北王对这亲姑姑态度好转,而沈清这次主动联姻,更让福禄县主觉得这是镇北王把往事一笔勾销的暗示。镇北王都主动示好,福禄县主更不会小气。

她不仅欢天喜地地给孙女备嫁,甚至还帮着沈灼联合鲜卑贵妇,把贺楼家女眷冷言冷语压了下来,明明就是贺楼家孩子上不了台面,怎么怪罪到世子夫人身上?福禄县主是土生土长的北庭贵妇,有她帮忙,贺楼家女眷再叫嚣都没用。

沈灼听到外面的流言,眉头紧皱地对慕湛说:“表哥,姨夫身边的人是不是该敲打了?”怎么姨夫说什么话都能传到外面?沈灼倒不是不喜欢姨夫喜欢飞龙,她是担心飞龙的安全。

慕湛解释说:“已经敲打过了,不过这话父亲也是有意说出来的,岳父这次替我们省了不少事。”把唯二两个儿子和侄女都贡献出来了,那些一直推脱的京城世家也不好做得太过了。

沈灼想了想说:“我明天带元吉回家一趟陪陪父亲,他这段时间估计心情不会太好。”

她那两个弟弟是没胆子反对父亲决定的,但肯定这段时间也不会有笑脸。父亲公务繁忙,如果回家之后还要看到两张晦气脸,也太难受了。

慕湛忍俊不住地听到妻子说自己两个弟弟“晦气脸”,他现在已经不指望妻子能跟小舅子和睦相处了,夭夭对他们有隔阂,他也不忍逼迫太过。

不过慕湛平时还是将两个小舅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也不是他非要跟妻子对着干,这也算他的一种态度。夭夭从来不认为五郎、六郎是她弟弟,可那只是她的看法。

除了她以外,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姐弟,他们三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自己连两个小舅子都不提携,大家要怎么想夭夭?而且岳父都为他们家做到这一步了,他还冷淡岳父唯二的子嗣,岳父心里肯定也过不去。

沈津看着大兄家里姐弟不和的模样,私下对妻子叹息说:“夭夭有些任性了,偏偏大哥和世子都不管她。”以前慕家只是镇北王府,夭夭这么任性无所谓,将来慕家登顶,夭夭身为太子妃,还能这么任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