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京城十(第2/5页)

可这种想法只是一种妄想,和现实违背。袁叔叔不是他们的父亲,最看重的晚辈也不是他们,而是纪子淮。

纪子淮是袁叔叔的故人之子,颇得他爱护和重视。就连他们,都比不上纪子淮在他心里的重量。

看见他们亲如父子的相处,安晏内心藏着深深的羡慕。

安晏不奢求自己在袁叔叔心里的地位能超过纪子淮,只求相差无几。

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他将他看作毕生的对手,一直想要赢他。

不过还没等他和纪子淮比,白一诺便进入他的视野。她给安晏最深的印象就是“纪子淮的师父”。

他战胜了纪子淮的师父,也就意味着他赢了一步。

安晏眼眸低垂,目光越来越坚定,手上的动作变得更加稳。

他准备做的菜是袁家菜其中难度最高的一道菜,也是最具观赏性的一道菜,那就是“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是前朝一任皇帝迎娶皇后的时候,袁温的祖先为了庆贺,所创造的一道菜。皇帝皇后品尝过后,欣喜不已,十分满意,将之列为每次宴会都要做的必备菜肴。

袁温的祖先凭借它,稳定了御厨的身份,当上了总管,一时间风头无量。

在他过世之后,这道菜便进入了袁家菜的菜谱。

这道菜太难了,只有袁温的父亲可以重现这道菜,连袁温都只能做半成品。

不过,安晏悟性极高,又很刻苦,最终学会了这一道龙凤呈祥。

在他将这道菜做出来的时候,袁温满意又惊喜的表情让他至今难忘。这让他坚定了要在厨艺上登峰造极的心。

过了五个小时,安晏终于将摆盘完成,准备将这道菜送到评委席上。

不过事情好像有些奇怪。

这道菜算是费时长的菜,足足需要五个小时,白一诺怎么还没做完?

安晏转头看向白一诺的厨师台,白一诺正好背对着他。他看不清桌上的东西,只好就此作罢。

龙凤呈祥一上桌,便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

观众席甚至传来惊呼:“卧槽,好漂亮。”

“那是龙吗?”

“那做的是凤么?”

摄影师立刻将摄像机对准了这道菜,眼里闪过惊艳之色。

这太漂亮了。

这道菜的盘子特别大,龙凤呈祥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个盘子上,金黄色的龙和火红色的凤环绕在一起,龙的鳞片清晰可见,凤的尾羽纤毫毕露。

龙和凤细节繁多,神态逼真,没有一丝一毫的僵硬感,像是真的动物一样存在于这个盘子之上。

主评委魏学军惊讶地说:“你的雕工了不得。”

安晏面对别人的称赞,笑了笑,十分谦虚:“还可以。”

虽然安晏谦虚,但是大家都没信。

龙和凤细节拉满,即使放在木雕玉雕和其他的雕刻种类上,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道极为罕见的优秀作品,何况这不是其他的雕刻,而是食品雕刻呢。

如果说前者难度是满分,食品雕刻难度则直接翻了翻。

试过的人都知道,食材太软了,使不上力,难度太大。

这不仅需要极其强大的雕工,还需要对食材的精细了解。

龙凤呈祥光是食物雕刻就将无数人拒之门外。这就是它之所以难学的原因之一。

安晏解释说:“龙和凤整体是用最常见的雕刻材料,也就是萝卜做成的。金色的龙,火红的凤是因为我选取了不同颜色的萝卜。”

魏学军的眼睛根本离不开凤凰的尾羽。这羽毛被细细地切成发丝一样粗细的丝状物,如果不是安晏主动解释,他还以为这是真羽毛呢。

安晏等评委们观察够了,便笑了笑:“这并不是用来吃的,请拿出它们下面的东西。”

魏学军往龙凤底下一看,眼睛一亮,原来这底下也有东西。

怪不得龙和凤眼睛都在朝下看,原来正戏在后头。

魏学军将手伸到下面,抽出了一个金色的碗。

在看到里面的东西的时候,评委们都惊讶无比。

“这是龙虾粥?”

“好像还有鸡。”

金色的碗里装着一碗粥。这碗粥里泾渭分明,一边是金黄色的鸡,一边是火红色的龙虾。

安晏说:“这道菜叫龙凤呈祥。鸡模样像凤凰,龙虾则是“龙”,所以叫龙凤呈祥。”

魏学军惊喜无比:“我曾经翻阅过一些古籍资料,听过前朝龙凤呈祥的名字,不过一直无缘能见。我问你师父袁温,他却说他不会做,想不到你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评委们看向安晏的眼神变了,什么叫天才?这就是天才!

说实话,这些资历深的评委们其实不太看好这个青年厨师比赛,觉得这场比赛有些花里胡哨,过度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厨师毕竟是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就像医生那样,不到四十多岁做不到功夫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