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西双版纳游记!(五)(第2/2页)

说来也巧,刚吃完饭,下一个参观的园区就是野生食用植物园。

符敏一边走一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该专类园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在原野生蔬菜植物专类园的基础上,于2009年开始,历经3年建成。本园区面积约150亩,收集保存野生食用及栽培植物近缘种400余种,分别保存在野生食果区、野生食花区、野生食茎叶区、野生食根区,野生栽培植物近缘种则点缀于各区内。这是截至2015年9月世界上收集保存野生食用植物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专类园区。”

虽然符敏介绍了一个大概,但是园区内部的讲解人员还是一一讲了一下那些可以吃的植物,主要介绍的还是那些植物可以吃的那些部位,比如说果实和花朵、根茎等等!

当然,就算是叶馨儿和傅安安看着那些野花野果再眼热,讲解人员也不可能让她们采摘,因为这可不是采摘园!

下午众人用了两个小时逛了水生植物园和百花园、百香园、姜园四个园区!

水生植物园水面面积15亩,收集和展示热带地区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现收集保存了约100种(品种)。

该园按照水体深浅等水湿小环境和植物生态习性分别种植了不同生活形态的水生植物,包括:

浮叶植物——植物根系或地下茎扎根水底,茎生长于水中,叶柄长度可随水位而伸长,叶及花朵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如王莲、睡莲、芡实、萍蓬草。

浮水植物——植株整体漂浮于水面,根部不生于泥中,可随水流四处漂泊的植物,如雨久花、满江红、凤眼莲、美洲槐叶萍、紫萍、大漂、眼子菜、荇菜。

沉水植物——完全的水生植物,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它们多生活在水较深的地方,根长在土里,叶片通常呈线形、带状,如金鱼藻、黄花狸藻、黑藻等。

挺水植物——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下茎扎于泥中生长发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通常生长在浅水或水边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纸莎草、畦畔莎草、水葱、长节淡竹芋、白粉塔里亚、水芋、水生马蹄、撒金泽泻、泽泻、黄花蔺、千屈菜、蔗草、菖蒲、慈姑、黄花鸢尾。

滨水植物——生长在岸边或堤岸潮湿的地方,喜水耐湿,如水杉、落羽杉、水松、木芙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