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4页)

其实大部分正经女性都是通过工作来获得经济权进而活得独立而精彩的,在张素商的记忆里,除了宫斗小说外,那种靠男人的思想在后世已经很少见了,因为女孩们不是不信任男孩,但她们不会把一生赌在人性上。

哪怕是嘴上说着“躺平”的人,搞钱的时候也是很认真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他,对于女性如何独立的认知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也截然不同,以至于《女飞行员》中有关男主妹妹辛勤工作到晕倒,醒来以后继续工作的剧情登场后,引起的读者响应比之前还大。

不少知道作者是俄国留学生的读者评价:看来在俄国留学对秋卡先生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在书中以激昂的文字强烈认同了劳动人民的价值。

而女性读者们则觉得自己被点明了道路:只有付出劳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

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国家都没有让女性出门干正经工作的环境,在很多人眼中,女人只有做奶妈、侍从、娼妓的能力,她们的脑子不聪明,手脚不灵活,做不了那些男人专属的活。

而这也让《女飞行员》里的社会,成为了一个许多女性心目中的理想国,在那里生活或许会很辛苦,因为大家都要工作才能填饱肚子,可是在那里,女人是有尊严的。

至于那些讨厌工作,认为《女飞行员》中的女人过得太辛苦的,女人实在不该如此抛头露面,战争令女人活得悲哀的人……只能说是时代局限,也不能为此过多的责怪他们。

而张素商本人写这段剧情的想法只有一个——我的女主角好帅,她好牛逼,我真棒,居然能把角色塑造得这么苏,我的配角女儿也好可爱。

总之就是一副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小说能引起多大反响的样子,他对自己的定位到目前为止依然是爽文写手。

写完这段剧情,张素商甩了甩有些酸的手腕,想将稿纸收好,就发现周围的人都用渴望的目光盯着他。

他默默将稿纸展开:“你们看吧,不许提前将剧情说出去啊。”

马克西姆小心翼翼的拿过稿纸:“放心放心,我们会等到报刊登载这些内容后再与朋友讨论的。”

作为作家的好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可以提前看更新了吧。

尼金斯基眼睛比往日更加明亮,他努力探着头想要去看稿纸,但却挤不过女孩们,只能越发尽力的伸长脖子。

出于对朋友们的信赖,张素商呼了口气,闭上眼睛准备休息一阵,他对火车的晕车抗性还算够用,目前只是轻微不适,写小说时一专注起来,完全可以忽略那点不适,但松懈以后,疲惫也会成倍袭来。

不知不觉间,他就睡了过去,梦境中有一头眼睛蓝蓝的大熊趴在他身边,圆圆的小耳朵一动一动的,盘着睡在冰上,而张素商就被他盘在中间,完全感受不到风雪带来的寒冷。

见张素商睡得嘴角微微勾起的模样,卢卡斯确定教练做了个好梦,年轻人和娜斯佳对视一眼,默契的各将一件大衣盖他身上。

难得张素商在交通工具上这么舒服的样子,就不要打扰他了。

卡尔.夏菲也是比欧锦赛的成员之一,他看着张素商,不经意间想起之前还出过大家一起往张素商身上盖大衣,最后把他热醒的事呢,看来秋卡先生不仅备受读者喜爱,也被朋友们好好地宠爱着。

不过等上船后,张素商的状态就没那么好了。

他的确会对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有一定的抗性,但这个时代的船是例外,因为华人没法买到一等舱或二等舱的船票,而三等舱过于逼仄和憋闷,就算是不晕船的人待在里面也会觉得不适,何况是张素商这种体质了。

和自己笔下的女主角凯瑟琳娜那可以驾驶任何交通工具且绝对不晕的天赋不同,张素商本人自上了船后,血条下面就挂上了扑街debuff。

他迷迷糊糊的睡了好几天才醒过来,捏着鼻梁揉着额头,在太阳穴上涂了百草油。

这次欧锦赛的举办地点在德国的加尔米施-帕滕基兴,这是巴伐利亚州的一座城市,说起巴伐利亚,这里曾出过一位世界知名的美丽女性,奥地利帝国的皇后,茜茜公主。

卡尔.夏菲就是代表奥地利参赛的,虽然他人在俄国训练,但他祖国的冰协通过电报联系和通知他参赛事宜。

冰协还在电报中提醒他,多向张素商学习先进的滑冰技术,因为卡尔将会是他们在未来参加奥运时最大的夺牌点之一,比起总是催促他回国的泳协,冰协的话语对卡尔来说还算顺眼,想到这里,他又情不自禁的心虚起来,俄国的天气太过寒冷,但这世上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天天冬泳的,在俄国的这段时间,卡尔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懈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