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第二天一早,阵阵哀乐声中,播音员极其低沉的声调播报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坐拢来吃着早饭的黎会计、大伯等人惊呆了。

谁都没想到第一个开口的会是一贯沉默寡言的三叔,“要是没有小平同志,根本不会有农村的包产到户。那我这样的老实人一天累死累活也不能养家糊口啊。”

彭叔道:“谁说不是啊?不是小平同志拨乱反正,我根本平不了反。”

黎会计也道:“改革开放之后,纸厂的工资才涨起来的。不然也供不起你们兄妹读书。”

大伯道:“深圳人会在哪里纪念?“

黎夏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大型宣传画在市中心红岭路和深南路交汇处,又或者莲花山。”

黎会计道:“那都去看看吧。”

车开到大型宣传画前,台阶上已经摆满了一束束洁白的马蹄莲、黄色的菊花和一朵朵雪白的纸花。

络绎不绝的深圳人从四面八方用到画像前鞠躬......

快中午的时候,彭志杰收到香港那边传来的消息: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第一届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名单公布了。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了300多点。

大伯道:“回归大局已定,香港人对香港的前途是很有信心的。”

黎会计点头,“一国两制是伟大的构想啊!”

这会儿众人还在莲花山的顶上。彭志杰安排了好几个青壮前来,护着这些长辈下山去。

沿途上上下下的人络绎不绝,比往常哪一天都热闹。

整个二月下旬,生产生活在继续,官方、民间悼念活动也不绝。

时间走到三月,黎夏送这八位长辈回蜀中。

许久没有回老家了,就还是挺惦念的。他们想回Q县看看。

临行前,她打电话问明哥,“大伯、大伯母回来了,你的事料理清楚了吧?”

她大哥、二哥陪着挨顿打,皮肉伤过些天就好了。可别惊吓到老人家。

黎明道:“请了耿老大跟周勤的干爹去讲和,这回彻底翻篇了。放心吧,没事了!”

黎夏这才安心的安排车把大伯和大伯母送了过去。

另外六位老人带到了她的员工中心。

高速公路还在修,回去县城、镇上还是得八个小时。

几个老人家商量是不是去坐火车算了,晚上的还能睡着回去。

黎夏道:“坐火车只能到X山,回头还得转车。先歇歇,回头我给你们弄两辆房车,让司机直接送你们回去。”

安顿好了他们,黎夏去办公室。

吴娜领着她去17楼看已经挂牌的互联网子公司。顺道报备写字楼出租的情况。

“一半以上以上都租出去了。因为我们的要价不算贵。在市中心租不起写字楼的,就往二楼搬迁了。要不是您指定不要那钟只租一两间,估计已经租完了。”

这房租是直接进黎夏账户。她现在没收集团公司的房租。但租给其他房客,肯定是进她自己的账户。

这一栋楼除了自用的全部租出去,一年大概50万房租。

写字楼连地皮带修建、装修一共花了700万,7%的年回报率。不过如今还没租完,大概是能收到30万,4%左右。

17楼如今是与以往截然不同。最大的特色是电脑比人多!

电脑配置之高,应该在全国都算首屈一指的。

二月下旬跑遍大江南北的聂政带回了四个昔日的团队成员。入职后集团公司便多了四个L6,年薪20万起步!

互联网子公司还有一个特点是官比兵多。不是,是至于管理组没有员工。

一个L7,四个L6,三个L5,还有两个打杂的L4。

三个L5分别是王广峰和两个电子科大兼职的本科生。

俩兼职以前就周末来,如今公司里来了几个大拿,他们天天课都不上了泡在机房里。

还有,“他们都喜欢住办公室,这层楼空房间多,我然后勤部给他们布置了几间标间。员工中心那边的房子都留着呢。”

三十几层楼的员工中心,住宿并不算太紧张。毕竟只有省城、入职没满三年的外地人在此居住。

黎夏道:“随他们去吧。”

“公司其他部门都羡慕极了,IT的人上下班不用打卡,吃饭还有小灶。”

“小灶?”上下班不打卡有什么好羡慕的?一天24小时都在17楼耗着呢。

“他们经常忘记在饭点下来吃饭,我只好给他们在17楼安排了小灶。拨了一个人到17楼专门照顾他们三餐。”

黎夏点头,“嗯,应该的,都是宝贝呢。”

吴娜道:“也有人不服待遇太特殊。我直接说你要是水木的,我一样把你供起来!”

黎夏没进去,隔着玻璃门看了看埋头聚精会神推演的众人,朝吴娜招招手示意她一下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