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三章 多事之秋(第2/3页)

可沈明泽也非常委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结果,被伤到心了,又气加上积劳成疾,一下子病倒了。

全旭本来想着带着大明的舰队来到欧洲装一把逼,秀秀肌肉,偏偏在年关这个时侯遇到如此窝心的事。这其实并不算是最恶心的,恶心的是,厨师请了一个本地人,做了一道本地特色鱼。

起初全旭吃的是非常开心,可问题是吃到一半这才发现,厨师根本就没有刮鱼鳞,也没有处理鱼鳃……

全旭气得直接掀桌子了。

孙传庭看着这一幕,还以为全旭在生沈明泽的气,他的这个病,御医都束手无策,只留下“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就意味着,沈明泽在闹情绪。

孙传庭还真怕全旭一怒之下罢相,就目前这个阶段,大明可以顶替沈明泽的还真没有,全旭的元老班底中,朱寻是一个老好人,坚定的执行者,可以当副手,没有独挡一面之能。

甚至其他人要么资历不够,要么能力有限。他其实非常有希望,可关键是需要让沈明泽再坚持个三五年。

如果三五年之后,孙传庭在北非做出一定的政绩,那么他入主内阁,担任首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偏偏是……

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陛下,您别生沈明泽的气,他那里其实也为难!”

孙传庭斟酌着词语:“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人无完人!”

全旭叹了口气:“朕不是生他的气,而是气他蠢,他千不该,万不该,调动市场经济干涉机制!”

这样的经济危机,其实早在全旭的预料之内。

全旭最大的目的就是打破古往今来,士绅对土地的垄断,以及打破土地兼动因,如果种地无利可图,士绅自然不会把目光放在土地上,这样老百姓还有口可以活下去的空间。

现在大明百姓人均拥有耕地是五百四十八亩,这仅两京十三省,如果算上远东和漠北三省加上中南半岛与新华省,这个数字将会变成一千四百亩。

现在沈明泽主动提高了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让粮食价格涨到了八钱至一两银子,虽然说农民收入增加了,这只是看似增加了。

事实上,农民的日子过得更苦,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带动了肉食和生活成本的上涨,在原来的时候,大明本土工人一个月的生活成本,在保证温饱的情况需要五百钱,现在则需要一千五百钱,翻了三倍。

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增加到了上千两银子的收入,这样以来,工人看到了他们做工收入不如农民,于是,辞职或者自离,找官府要求分配土地。

这种情况下,工厂为了留住工人,只能大量增加人工工资,可以再怎么增加,也不可能让工人收入突破千两银子。也就意味着,工厂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危机。

造成了全社会的危机,这场危机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也是人为促成的。这么多年以来,全旭一直跟沈明泽讲述经济与金融,与生产力的关系。

偏偏还出了如此昏招。

都去当农民去了,谁来做工?

谁来保证大明的工业生产?

“陛下,现在怎么办?”

孙传庭看着全旭的样子,一脸淡定,似乎成竹在胸。

其实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崇祯最常用的手段,换相。

推翻沈明泽颁布的现有政策,让一切回归原来的渠道。

“还能怎么办,只能只有两种办法,第一进行宏观调控,把粮食储备放出去,把粮价和农产品的价格打回去!”

这其实是历朝历代最经常使用的手段,不过人性是非常复杂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样会让百姓对朝廷产生极为抗拒,甚至不信任,容易造成信任危机。

其次是调整货币结构,让银子贬值。

全旭其实使用的第二种方案,就是贬值银子。

银子对于大明来说,其实并不是银子,只是一种符号,反正可以增发纸钞,这样以来,全旭会收割很多羊毛。

这些羊毛,其实就是大明所有的百姓。

而针对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沈明泽的内阁首相任期结束,他的仕途也结束了,永远没有可以回到政坛的可能了。

思来想去,全旭决定观望一下,再做决定。

这也是对太子全景亮的考验。

大明最根本的问题是,全旭掌握着军队,军队可以维持本地的未定,只要本土稳定,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全旭的目光望着远方。

事实上,比起大明的问题,英国的问题则更加突出。

说出来很难让人相信,查理一世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协助下开始强迫苏格兰王国的人民接受他喜欢天主教的礼拜仪式,可没想到苏格兰人的抵触情绪比英格兰人更高。很快,苏格兰人就自行组织了一支军队进入英格兰,打算逼迫国王取消这个念头。